西安以朝代命名首批学雷锋志愿服务驿站 推进城市志愿服务常态化(2)
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鲍贻勇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安日报社社长夏泽民共同揭牌
过路市民向志愿服务亭工作人员咨询
为了适应民间志愿服务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民间志愿团体时常在开展活动时遇到的无水、无电、下雨受限等难题,也为了随时随地为市民游客提供志愿服务,市文明办、爱心企业协力在城六区及经开、浐灞2个开发区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设置街头“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首批街头“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性质是志愿服务驿站。有五个特点:一是全部设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即设在城市广场、商业综合体广场、旅游景区及主要交通路口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便于为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市民群众和游客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二是按统一标准建设配置。13个街头“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统一“五有”标准,即:有固定地点和常用的便民利民活动设施,有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队伍;有稳定的服务项目,有规范的工作制度,有公开的联系方式,便于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三是突出志愿服务功能。每个街头“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都担负着五大功能:宣传国家政策、法律,以及城市重大活动相关信息和城市文明形象等;发布公益广告,发布创建文明城市及志愿者活动实时信息、志愿服务项目等;提供生活信息咨询、免费休息、网络查询、手机充电、饮水等便民利民服务;提供常用药品、急救包、灭火器、轮椅、血压计等应急帮助服务;为广大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平台。四是规范化运行。街头“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建有值班制度、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服务信息发布制度、工作档案制度(及时记录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志愿者注册登记和培训管理制度等制度。五是常态化开展。每个街头“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都有公开的志愿服务电话,均设有可持续、长期开展的便民服务项目,由面向社会招募的志愿者以及爱心企业安排的固定工作人员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行。由专职工作人员统筹安排志愿者值班,组织开展服务活动,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