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百年易俗古调新弹 秦声秦韵响彻清华(3)

2015-11-07 23:46  陕西传媒网  字号:T|T

传统戏曲沁润莘莘学子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之际,秦腔,作为唯一一个以系列展演形式进入顶级学府的古老剧种,不仅将秦风吹进清华园,也将秦腔的火种播撒到了北大校园,这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举,是秦腔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与追求。

2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百年易俗社走进清华优秀经典剧目展演研讨会”上,诸多文化界专家学者们,对易俗社典雅质朴,洒脱精致的演出给予了极高评价,纷纷称赞这是殿堂级的艺术。

清华大学的杨怀栋老师说,“我从小生长在陕西,是听着秦腔长大的。很多人认为秦腔是粗犷的,秦腔就是‘吼’,于是对秦腔的艺术价值持怀疑态度。这次看过后,个人感受是,它的情节跌宕,妆容华丽,深情细腻,唱腔透亮,动人魂魄,充分表现出秦腔的美,颠覆了很多人对秦腔的认知,这是演出最成功的地方。”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赵洪告诉记者,“易俗社建社史与清华建校史只差一年。今年六月,我们在西安看了《双锦衣》后,就被深深感动,很想把古老的秦腔艺术引进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很希望在校师生了解秦腔的艺术魅力,了解中国最高水准的秦腔剧社,去体味中华文化中的民族精神。”

西安秦腔剧院总经理雍涛表示,“我们受清华大学之邀,带着三本戏进入我国最高学府,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这是对易俗社近年来复排老戏,创作新戏举措的充分肯定。”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能把秦腔演到我们国家最高学府,我们自豪。能跟一流的大学师生切磋、学习,我们幸福!”

尽管秦腔剧种堪称活态文物,但清华学者们还是从中嗅到了“潮流”的味道。诸多学者建议,秦腔服饰之美,故事内涵之丰厚不逊于任何一个戏种,应当深入挖掘秦腔最“潮“的文化符号,像迪士尼动画那样,开发一批刺绣、服饰等周边衍生产品,将这些美丽的资源市场化,并用国际化的手段推广秦文化。秦腔抚育了秦人,也可以走向世界。

此次“百年易俗社走进清华优秀经典剧目展演”活动,除了经典剧目演出、专题研讨会,还举办了多场秦腔艺术讲座,通过秦腔名角儿现场讲述秦腔的起源、流派、发展脉络等戏曲知识,让京城广大戏迷朋友深入了解了秦腔,使秦腔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播和普及。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美丽西安”图片展,全方位展示了西安近年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

“百年易俗社走进清华优秀经典剧目展演”活动不仅让清华学子感受了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体味了百年易俗社的秦风古韵,更推动了易俗社和清华大学的相互交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也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一次成功探索。文/图记者职茵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长师附小大学区工作得到西安市第三方评价机构充分肯定

2015-11-06 10:01阅读

西安市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助力全市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提升

2015-11-05 17:01阅读

西城华庭小区门口道路深夜不敢走 业主出门得带手电和棍棒

2015-11-06 11:51阅读

西安前十月新建住宅交易同比增长13.98% 楼市持续回暖

2015-11-04 11:58阅读

西安全面实施寄递实名制和当场验视制 拒不执行不予收寄

2015-11-03 22:12阅读

雁塔区举办中小学五人制足球赛

2015-11-02 17:00阅读

略阳高台小学为包扶农村校“传经送宝”

2015-11-02 00: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