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蓝田县: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动员共筑文明家园(2)

2015-11-14 23:47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二、以文化人,文明乡风,着力培育新农民

一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落实乡镇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功能齐全的标准文化站2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6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覆盖全县516个行政村,培养乡贤文化骨干189人,组建各类文艺演出队59支1500余人,每年举办下乡惠民演出380场次,满足了广大群众富而思乐、富而有乐的美好心愿。

二是以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先后免费为群众义写家风家训1200多幅,拍摄全家福2000多幅,绘制了32个村17080平米的文化墙,设置户外大型公益广告28幅,发放核心价值观春联、灯笼30000对,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用道德滋养村风民风。大力推进“尚德蓝田”建设,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评选为载体,选树各类道德楷模80余人,“中国好人”、“陕西好人”、“西安好人”12人。在全县机关、村镇、社区设立善行义举榜105个、道德讲堂80个,持续5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兰花草”行动,大力挖掘《吕氏乡约》精神内涵,推广普及乡规民约道德评议活动,努力使乡风民风更加文明和谐。

三、集中整治,美化环境,倾力打造新家园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2013年开始,全县先后投资3.5亿元,建成移民搬迁安置点102处,惠及3000多户农民。共建通村水泥公路220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水泥道路通村通组。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31处,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3%以上。2014年底全面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通讯网络、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群众生活方式由“传统习惯”向“现代文明”逐步转变。

二是强化环境整治。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多万用于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为19个镇配备垃圾转运车28辆,保洁员1398人。实行农户门前卫生“三包”制度,推行“户分类、组分拣、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成玉山、汤峪等5个镇污水处理厂,着力解决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禽畜乱跑等现象。实施大绿工程、“改污”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1%。实施广场美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五化”工程,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构建“山水田园、绿色生态”的诗画家园,建设生态靓丽的美丽乡村。

四、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力求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把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领导、镇村实施、部门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职能部门联动。全县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各职能部门围绕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积极发挥优势,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整合各方面涉农项目资金支持各示范村建设,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三是严格奖惩措施。县上对达到“五好村庄”标准的村奖励10万元,获得市级和省级卫生村、文明村称号的村分别奖励20万元和30万元。“五好村庄”创建不达标,村子所在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年度考核扣减50%的分值。通过建立考核和奖惩措施,全县建立了“县级部署、镇级主抓,村级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了“镇比镇、村赶村”的良好态势,掀起了全县美丽乡村的建设热潮。

近年来,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省市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宣传,加大投入,统筹推进,力求下一步工作取得新进展,努力建设生态靓丽、宜业发展、文明和谐的美丽蓝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医学院未央校区完成“煤改气”工程

2015-11-14 15:00阅读

西安旅游职专开展2015年度消防演练活动

2015-11-13 18:15阅读

陕西从今年初一年级起中考将增加省考科目

2015-11-16 14:20阅读

西安市开展环保标志邮寄快递业务 足不出户即可申领

2015-11-12 12:32阅读

西安停车新增微信支付通道 19日前首次使用可免费停车

2015-11-11 12:45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与高新区战略合作迈出新步伐 首批15家单位授牌

2015-11-10 13:15阅读

“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创建9个国家级生态镇

2015-11-09 14:5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