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西安“创森”成果:这是一座森林城市、生态之城(2)
媒体记者在大唐西市空中花园采访 记者 王健 摄
古城印象:西安是“古城+绿色”
作为大秦岭的“面子工程”,在“创森”过程中西安持续加大对秦岭直观坡面绿化的投入,2014年以来,洪庆山实施直观坡面度绿化工程,建设生态林和经济林,种植了大量侧柏、雪松、紫薇、丁香以及核桃树等树种,已经完成人工造林7148亩。高于45°斜坡的地区植绿难度大、护绿成本高。通过“创森”不断发力,在灞桥区洪庆山上,从山上向下俯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风景秀丽、花果飘香的优美景观。站在山顶处,中央新闻采访团下车实地采访,《中国改革报》田新元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时来过西安,他觉得这4年“创森”给西安带来巨大的生态变化。他说:“从城市到郊区,看了西安的‘创森’工作,我认为是大手笔、大规划、大投入,‘创森’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美化起到了推进作用,我会通过自己的笔墨将西安创森的收获展现给更多读者。”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在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央新闻采访团聚焦林地承包种绿植。“这里以前是杂草,山坡上的绿化不是很好。我们有偿承包了附近村民的3000亩荒地,对集体林地进行统一管护,重新植绿护绿。目前,这一地区的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在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关志武介绍下,媒体纷纷采访拍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李伟随机采访游人对森林城市的感受,她说:“我第一次来西安,改变了我对西北城市的印象。以前对西安的印象是‘古城’,现在又多了一个‘绿色’。西安对我来说是‘古城+绿色’。”
在大唐西市“空中花园”,中央新闻采访团的采访热度急速上升。秦岭山区植绿注重提升“绿色”的质量,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带,“创森”植绿又该如何提升?莲湖区给了采访团很好的答案:立体绿化,通过屋顶绿化、墙体绿化拓展城市植绿空间。“我走过许多城市看绿化,西安在屋顶绿化和道路两侧的绿化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采访中我感受到这里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不仅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更能感受到西安是一座森林城市、生态之城。”《中国绿色时报》张兴国说。 记者 赵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