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城市西安的幸福密码 民生实事守护“稳稳的幸福”(3)
幸福密码4 文旅产业发展展现西安“独特魅力”
1474.81万人次,111.40亿元,这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西安交出的旅游成绩单。在山西上学的董晓薇所做的西安旅游攻略中,有几件必须做的事——住在钟楼、大雁塔附近,去哪都方便;晚上要去趟大雁塔,看喷泉、和“不倒翁小姐姐”牵手、打卡大唐不夜城;要去趟陕西历史博物馆;要骑着自行车在城墙上转一圈。
西安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网红城市”似乎就是这两年的事。根据《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显示,2018年抖音上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量最高的城市中,西安排名第二,比成都、北京、上海排名靠前。
“以前只知道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感觉是历史课本里面的城市。突然有一天,在微博上、短视频上,总是能刷出来和西安有关的内容,从永兴坊的摔碗酒到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从千年银杏树到回坊美食,我就对这座城市越来越好奇。于是,约上同学趁着假期去玩了一趟。”董晓薇表示,西安之行让她意犹未尽。
“网红城市”“夜经济”火爆的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有效举措的加持。2018年上半年,西安市对外发布《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提出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夜游经济,构筑西安夜游经济“一极、两轴、五板块、多节点”的发展格局。今年,西安市又出台了《西安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工作方案》,其中的22条支持政策为西安文旅产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幸福密码5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这是您的外卖,祝您用餐愉快。”每送完一单,美团外卖小哥王章斌都会说这样一句话。在他看来,这种仪式感是必不可少的,“顾客拿到餐,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这不就是一种幸福么。”
11月19日13时40分,王章斌在餐饮店里取了餐,送往附近的一家银行。尽管饭点已经接近尾声,但店里吃饭的人依旧不少。老板张晶张罗着端饭、点餐。从2010年只有8平方米的小店到如今160平方米的店面,小小的凉皮店伴随着西安的发展不断扩张。
“从2017年年底开始,来店里吃饭的游客明显增多了,不仅有外地的,还有外国的。”张晶告诉记者,尽管店铺位于居民区,但是周边的民宿也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对于像张晶这样的生意人来说,大家都有钱赚,就是幸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凉皮店今年4月初才开门迎客。当张晶还在规划着如何开源节流的时候,街办工作人员告诉她能免两个月的房租。“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及时了。”
14时10分,王章斌结束了上午的工作。按照规定,他有两个小时的休息和吃饭时间。“我毕业之后去过广州、福建和长沙,前后工作了5年的时间,不过最终选择来到西安,而且打算在这儿安家立业了。”
时代在变,城市在变,生活在西安的人们对幸福有了更多的定义。不过,无论怎么变,这座城市似乎总是能让幸福变得触手可及。
记者石喻涵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