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来自西安 “时间雕刻者”讲述背后的故事(4)
时间未来还能多精准?
电波表可以戴上手腕,炒股做期货通过网络校时,移动终端随时通过APP就能获取标准时间,机场、高铁、地铁的时刻表显示系统……昔日遥不可及的原子时间,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
以我们熟悉的卫星导航为例。卫星导航系统其实是一个基于测量时间差的测距定位系统,用户的位置和速度信息是通过测量时间获得的,时间信息的生成与保持,时间频率信号的测量是卫星导航系统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1微秒的时间测量误差,就会导致导航出现300米的测距误差。
未来,中国将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立体交叉授时系统——这套系统主要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站时间频率实验系统、地基长波授时系统和地基光纤授时系统四部分组成。它们星地结合,相互融合、相互增强、相互冗余,是统一溯源的有机整体。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说,数字通信将会更快,无人驾驶将会更安全。
文/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王子扬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