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势!新的吉尼斯纪录就要在西安城墙诞生,就问你怕不怕
美国有一个叫迈克凯利的摄影师,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拍下一百架飞机同时从机场起飞的盛景。
可是,即便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机场亚特兰大机场,平均每天起飞的飞机也只有3000架,没办法让一百架飞机同时起飞。为了实现梦想,迈克凯利只好在跑道附近蹲点,将不同时间起飞的飞机拍下来,然后ps到同一个画面里。即便如此,当麦克凯利的“机群同飞”ps照问世的时候,看到的人,要么被震撼了,要么被惊呆了。
不妨先感受一下画风。
必须说,迈克凯利是个有想法的好摄影师,但也必须说,迈克凯利是个运气不太好的摄影师。如果他能在公元2018年来到春满中国的“醉西安”,见证一场1374架“飞机”同时起飞的盛况,一定会被惊艳到!
1374架飞机?对,你的眼睛没有看错。
没错,这1374架飞机,就是要告诉你我,告诉中国,告诉世界,“春满中国醉西安”,就是搞大事情。
肯定会有很多人问,机从何飞,哪来那么大一个“飞机场”?
大西安,古长安,
能当得了这个“大”的,舍古城墙其谁?
公元2018年5月1日晚8时30分,西安城墙上将上演盛况空前的红五月城墙国际文化节“春舞大西安”西安城墙千架无人机光影盛典活动。
从这一刻起,承载着开启历史之门、向世界展示秦风汉韵唐范的厚重之城,便同时承载起了开启“时空之门”的时代使命。
两重门隆隆打开,一个古老积淀与现代科技融合辉映的四方之城,一个“历史+文化+科技+创意”的当代长安,便在此实现了时代的交接、伟大的传承、再腾飞的起航。
这个气势,就是要告诉世界:
古长安城墙的历史有多厚重,
大西安未来的天空就有多宽广。
让我们不妨先来到五一的城墙上,拜访城墙上即将起飞的1374架无人机,对它们行将打开的时空之门,先睹为快。在向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献礼,歌颂红五月时代精神和劳动者伟大成果。
第一个看点势!
1374架无人机同时起飞,是个什么概念?
大唐芙蓉园无人机灯光秀
刚刚过去的“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中,西安先后在大唐芙蓉园和高新区上演了无人机光影秀,让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叹为观止。两场活动参演的无人机分别是300架和500架,城墙上即将起飞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唐芙蓉园和高新区两场的总和,也将打破2017年2月11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的千架无人机闹元宵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大唐芙蓉园无人机灯光秀
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就问你来不来?
第二个看点形!
1374架无人机,在城墙上怎么飞?
历史和红五月时代精神的响音在城墙上交织,浪漫和科技的融合在机甲战群中演绎。
1374架无人机将腾空翱翔,在西安城墙南门段上空集结,以“时空之门”为创作理念,打造中外弦音对话时空交响,呈现出集光影科技、现代艺术、古城文化于一体的光影盛宴。灯光如梦如幻、阵型千变万化,中国特色、陕西文化、西安元素的各色造型,就怕你眼睛不够用、眼神跟不上。
是时候调整相机手机的拍摄模式了。
第三个看点腕!
这么有势有形高规格的“借历史底蕴,飞高空揽月”活动,怎能没有大腕大咖助兴?
大腕的第一个“大”,是活动的创意策划团队。这个团队,刚刚策划制作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世界一流水准、国际超前理念的他们,无疑会带来一个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城墙无人机盛宴。到底会带来怎样的惊艳,请拭目以待。
大腕的第二个“大”,是众多明星登台献艺。韩磊、曹轩宾、徐千雅、吴牧野等数名国内知名艺人将在活动现场登台演出。他们要唱出怎样的天籁之音,方能合得上这场时空盛宴,我们不妨洗耳恭听。
第四个看点品!
奇迹需要见证,盛宴需要观众,如此吊胃口的活动,怎么看?在哪看?
无疑,南门附近是最好的观看点。
此外,环西安城墙南门段周边,也能看到一千多架机甲战士在夜空的列队表演。可是南门广场的观众容纳量毕竟有限。还好,还有两个欣赏盛宴见证奇迹的地方环城公园东南角和西南角的两块巨大的电子屏,将同步播放视听演出盛况,没准,在这里看得还更全面、更直观。
第五个看点艺!
一千多架无人机要在空中飞出各种造型,最近时两架飞机的距离只有几厘米,怎样的技术才能保证造型的随心所欲变换和飞行的百分百安全?
不用担心,我们可以认识一下艺高人胆大的飞行团队。
这个团队,就是之前飞高新的团队,也是之前创造吉尼斯纪录飞广州的那个团队。一套智能高效的无人机编队远程操控系统,实现仅需一台电脑作为地面站即可自主操控、监测上千架无人机的飞行任务,并且设置飞机灯光的颜色变换。同时地面站的控制端既可以实时控制飞行器完成任务,也可以完全由飞行器自主完成编队造型。
在广州的飞行表演,千架无人机以破纪录的数字“1000”完美谢幕,几日后的西安城墙上,他们又会设计出怎样的造型来纪念这场划时代的演出,我们不妨打开脑洞,大胆想象,一起期待。
第六个看点飞!
摄影:文心雕龙
一场站在历史时空上的现代科技表演,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
流光溢彩,千变万化,是这场盛宴要带给观众的一种精彩。
而另一种精彩是,让世界看到,一座历史之城,基于历史辉煌的再次腾飞;一座文化之城,基于文化底蕴的创新探索。
这也正是为什么代表着现代科技的最多数量的无人机,要选择从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城墙腾空而起。
从今天起,城墙便不仅仅代表着古老,“历史+文化+科技”的盛宴,将不时上演,城墙将真正成为“国际范”的文化IP。
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正用传承和创新相融合的文化自信,
实现着精彩的起飞。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