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巨姓:我的先祖是黄帝的老师(2)
我是历史奇人巨毋霸
新莽六年(公元14年)某日,一个庞然巨人走进王莽的宫殿。
只见这个巨人身长丈余,腰阔十围,脚大如船,走一走,震得宫殿地板都咔嚓作响,群臣震秫,高坐在皇帝宝座上的王莽,此刻也不觉两腿微微发抖。
巨人自称巨毋霸,青州蓬莱人,这次是经王莽的大臣韩博举荐,前来面见皇上。
之前韩博给王莽是这样描述这个巨人的,“他身高有三米多高,腰围有十围,来到臣下的家里,说愿意为陛下抵抗匈奴。一般的车子坐不下他,三匹马也拉不动他。臣下我用四匹马拉着特别的大车,挂着虎旗,把他带到了京城来见陛下。他睡觉要用大鼓来做枕头,吃饭必须用铁筷子。如果在京城里有些门太小,他穿不过去的话,希望陛下能下令把门改高加阔。”
虽然有韩博的铺垫,王莽亲眼见到巨毋霸时还是大吃一惊,“真是天下奇人呀!”当巨毋霸要给他行大礼时,他忙说:“免了!朕当不得奇士之礼。”
不仅体型雄伟、力大无穷,巨毋霸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他能够驱使、控制虎豹犀象等猛兽来作战。如果放到现在,他至少能当一名优秀的驯兽师了。
后来,巨毋霸作为非常规“武器”被王莽派上了昆阳战场。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巨毋霸带领他的猛兽军队把汉光武帝刘秀的军队打得遍地找牙,可惜老天不佑莽,突然电闪雷鸣,飞沙走石,大雨倾盆而下,那些虎豹等猛兽受到惊吓,反而掉头攻击起自己的军队,汉军趁势掩杀,莽军大败,巨毋霸不知所终。这次战役之后,一代壮士巨毋霸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史料上。
我们有理由相信,巨毋霸应该是阵亡了。庞大的身躯能赋予他常人所不及的神力,同时也会给他带来麻烦。面对这样一个大目标,即便是最蹩脚的射箭手也会把箭镞射进他的躯体里。
乱世勇汉,史籍上如流星般划过,给历史留下无尽的遗憾。他在大战之后的命运,史书上没有说明,但人们宁愿相信他没有死,相传巨毋霸后来在天津今八里台镇巨葛庄定居,那里曾有巨家祠堂遗址。
汉代及以后,巨氏名人渐渐多起来。东汉顺帝时有个以直言闻名的巨览;宋代有巨师古,曾任统制,率兵征讨戚方,三战三捷;辽代有巨构,横海军节度使;明代有个布政使巨敬,因忠于建文帝被起兵谋逆的朱棣所杀;清代巨来是著名的山水画家;近代有秦安学者巨国桂等。
巨氏后人聚集在岐山驸马庄
宝鸡民俗研究者李福蔚认为,巨姓虽然是个小姓,但在宝鸡各个县区都有分布,像凤翔的南小里村就有巨姓百余户,岐山至少有二十几个姓巨的村子。宝鸡巨姓人最大的聚居地应该算是岐山县祝家庄镇驸马庄村。
驸马庄村位于与扶风相邻的周原一带,这里民风淳朴,颇有古风古韵。驸马庄村的具体由来,没人能说得清,但从名称来看,这是个古老的村落。这里的巨姓人把“巨”念古音(qū),当地老人说该姓从老先人时一直就读(qū)。该村中的新庄、南场、前街、巨西、仓门、贺家等村民小组,有数百户、上千口人均姓巨。在该县其他乡、镇、村也有零散分布的巨姓人,个别老人还能记得新中国成立前曾去驸马庄村祭祖。
遗憾的是,巨家祖案没有保存下来。巨家的先人是世居此地,还是迁徙进来的?因为没有实物和资料佐证,不得而知。
旅居广西桂林多年,今年70多岁的巨志信老人这几年一直在着手编撰巨家老四房家谱,据他讲,驸马庄村巨氏除了老四房世居此地外,其他巨姓绝大部分应该是从山西大槐树迁来的。
家谱修到巨志信的爷爷辈往上,他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手头的线索太少了。2010年,他从桂林回家乡探亲时获知,巨家还有两块老碑保存着。一块是关于他的五伯清末拔贡巨树枬的徳教碑,碑就埋在本家后辈的大门外;另一块是巨家女婿——清代地方官员梁星源为晋城知县巨仲诏撰写的世序碑。这两块碑上的文字很多,对研究巨氏先祖的经历很有价值,也许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就刻在石碑上。只是,世序碑埋在墙根下面一时无法挖出,巨志信只好先回来等机会。
今年3月,随着老房拆掉,石碑终于被刨了出来。听到这个消息后,远在南方的巨志信给家里打电话,嘱咐务必要把石碑保护好,并请自己在岐山的侄子孙殿文给两块石碑做拓片。“梁星源是我们村旁边的范家营人,他是我们巨家巨万香的女婿,我的五伯巨树枬和他们中间隔几辈,我一直搞不清楚,拓片做出来后,希望能发掘出巨家更多的信息。”巨志信说。“巨姓分布还是比较广的,据我估计,全国姓巨的不下10万人。我在桂林生活几十年了,桂林有两家姓巨的都是从四川来的。看到他们,我也感到很亲切,因为巨姓毕竟少,全国巨姓人都是一家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