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蒲城“东单11号”玉米种子光长秆不结棒子 鉴定书竟没鉴定单位

2012-12-03 18:14  陕西农村报  字号:T|T

这些年来,有关将劣质种子、假种子卖给农民,导致各种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的事件,频繁发生。这种让辛苦了大半年的农民血汗劳作付诸东流的恶劣事件,令农民们深受其害,却又束手无策。近日,有群众反映蒲城县孙镇、陈庄镇、兴镇、罕井镇、党睦镇、龙池镇等乡镇的村民种植的玉米大量减产,本报记者立即赶到蒲城县进行调查。

采用新种子,今年的玉米几乎绝收

11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党睦镇林吉村,不少村民向记者反映今年购买的“东单11号”玉米种子有问题。很多村民发现,该种子出现了“玉米秆长高、长粗,却不结棒子,很多最后长成空秆”等症状,原来亩产可达到600公斤,今年几乎绝收。

在林吉村8队,一位姓杭的村民说:“今年我选了‘东单11号’玉米种子,家里种植了4亩玉米,买了4包玉米种,每包重2公斤,总共花了192元。今年6月10日播种,可到了收获的季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4亩地的玉米全部都是没有结棒子的玉米秆,而且玉米秆长得很高、很粗,这一年下来相当于几亩地收获的全是玉米秆。”

“我家去年种的玉米也是‘东单11号’这个品种,每亩地平均收成1200元,然而今年每亩地卖玉米秆只挣了200元,与去年相比每亩地至少损失800元,光我一家今年就损失3000多元,我们全村今年种植这个品种的有800多亩,几乎都是绝收。”村民杭麦房一谈起今年玉米的收成是满脸的沮丧。

该村的一位姓周的村民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了10亩玉米,都是“东单11号”这个品种,几乎是颗粒无收。“我们现在的要求也不高,只希望能补偿一些我们投入的成本,因为现在种庄稼成本太大,包括化肥、种子、灌溉等都花了不少钱。光这些算下来每亩地投资大概在500元左右,而且还要再等上一年时间才能收获。”

对于这些农民来说,一年的收成直接影响到一家人的生计,而这次问题种子事件致使玉米歉收甚至绝收,使他们深受其害,却又束手无策。

蒲城“东单11号”玉米种子光长秆不结棒子 鉴定书竟没鉴定单位

使用旧种子,玉米收成亩产上千斤

在党睦镇林吉村,记者发现大多数村民种植的是今年新购买的“东单11号”玉米种子,结果是令村民特别寒心。而有的村民今年种植的是去年剩余的“东单11号”玉米种子,结果亩产依然有上千斤。

该村的一位村民说:“我们村10组丁忙娃家种的2亩玉米,用的就是去年剩余的“东单11号”种子,今年的收成和去年一样,每亩收成有上千斤”。

“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马上到县种子稽查大队反应情况。”一位村民说:“我们反映后也有人到现场勘查、拍照,他们走时并说回去后对该事情进行调查,但时间过去两个多月了,也不见任何回复结果。随后,我们又多次到县稽查大队询问情况,最后大队长告诉我们,经过专家的鉴定,种子是真种子,没有收成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当时村民立即提出要求查看专家鉴定结果,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一位村民生气地说:“这完全是稽查大队在哄我们,去年我们种的也是‘东单11号’这个品种,收成都很好,今年种这个品种的却不结果,明明是假种子,却借口说是气候的原因。”

据了解,今年该县使用“东单11号”这个品种的有七八个乡镇,包括孙镇、陈庄镇、兴镇、罕井镇、党睦镇、龙池镇等乡镇,共计种植面积有8000多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私改车灯藏杀机瞬间失明隐患多 交管部门禁止车主私自对车辆改型

2012-11-29 12:40阅读

县级文化馆怎样坚守阵地?——蔡家坡文化馆的启示

2012-11-21 13:59阅读

让爱心传递社会的温暖 让帮扶扬起创业的风帆

2012-11-08 23:32阅读

“宝贝计划”忽悠人 记者出面讨公道

2012-10-23 17:50阅读

论“好声音”与“好生意”

2012-09-30 23:08阅读

未央区举行“打造阳光计生 构建和谐未央”主题活动

2012-09-16 13:02阅读

我们的安全何时能保障——蓝田汤峪镇圪瘩村滑坡地带群众居住调查

2012-08-30 11:2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