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举行“春韵荆山·情愫栎阳”作家看阎良活动暨作协成立大会
4月10日,“春韵荆山·情愫栎阳”作家看阎良活动暨阎良区作协成立大会举行,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等十余位文学艺术家参加活动。
阎良历史底蕴深厚,是商鞅变法之地,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法制之乡”,汉高祖刘邦以此为大本营登上了九鼎之尊。古栎阳遗址厚重的文化遗产,展示了历史的辉煌,体现了“变法图强”的改革创新精神。活动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讲述了《秦国“九都”——八迁之栎阳》的历史。
“今天见到了崇拜已久的知名作家,不但能听他们讲课,还领到了他们亲手赠送的文学作品,真是太好了!”参加活动的文学爱好者李晓锋激动地说。活动中,贾平凹以《文学漫谈》为题就文学创作进行了讲解;叶广芩为现场的文学爱好者进行了《青木川探秘》的文化解读。与会的文学艺术家还为阎良区文学爱好者赠送了《秦腔》、《青木川》、《带灯》、《西安作家》、《长安新赋》等书籍。
随着贾平凹和阎良区主要领导的共同揭牌,阎良区作家协会正式成立。蒋惠莉、贾平凹、方英文、商子雍、王晓渭、庞进受聘成为阎良作协顾问。叶广芩受聘成为阎良作协名誉主席。
在荆山文化观景点,蒋惠莉、贾平凹等作家来到荆山黄帝铸鼎地、汉太上皇陵、后土庙等历史遗存,亲身感受荆山浓郁的古文化,并了解了荆山开发区便利的交通,绿树环绕的生态,以及荆山塬独具特色的农家乐。
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迁都栎阳,其子秦孝公在此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视剧《大秦帝国》的热播,使发生在阎良武屯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参加采风的作家来到武屯镇商鞅广场,参观了仿秦式牌楼、商鞅雕塑以及108平方米的先秦历史文化墙,重温了2400多年前发生在古栎邑变法图强的历史故事。
“一抹红艳青垄上,满面桃花笑春风”。在丰宣果蔬园,作家们一边采摘草莓、圣女果等新鲜水果,一边观摩吊栽甜瓜和优质西瓜的种植培育模式,在了解阎良设施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尽情感受了自然休闲的美好时光。
“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现在这棵枣树还是我小时候见到的样子。记得小时候,爷爷告诉我说,他爷爷告诉他,在他爷爷小时候这棵枣树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在关山镇东丁村的千年相枣古树林,参加活动的作家近距离观赏了已经有2000多岁的千年古树,并聆听了村民讲述的相枣传说故事。大家放眼石川河两岸4300多棵古相枣林,感受了古相枣林的壮观与厚重。
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关山新区,作家们对示范镇建设指挥部、关山标志性建筑、关山胜景社区进行了观摩,并感受了“关山新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