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大力开展群众宣讲核心价值观活动
近一个时期,西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宣讲团报告会出现了预约难求的火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典型的事迹,折射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使市民群众加深了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很受教育,很受鼓舞,纷纷表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截至目前,已有宣讲员人数1056人,全市组建各级宣讲团157个,举办报告会892场,直接听众达11.6万人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挖掘群众身边故事 汇聚共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它又蕴含于社会生活的细节里,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充分挖掘好市民群众当中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典型故事,用讲故事的办法阐释人们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才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西安市委讲师团团长庞江平这样谈起活动策划的初衷。
一时间,一批“草根”宣讲员走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宣讲台。“彩票虽然是我垫钱买的,可号码却是人家委托我选的,奖金当然应该归人家。咱们做生意,不能见利忘义,不讲诚信……”阎良区体彩第02804投注站负责人孙伟东,把中奖58万的代购彩票交给了委托投注人张先生;“义务放映电影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带给大家的是一种精神享受,观众回报给我的是用金钱都买不到的笑声和掌声……”回民老人石志光自购设备,36年义务为驻地官兵和社区居民放映电影3000余场;中超国际旅行社导游许欢欢,在一场意外交通事故中,自己身受重伤的情况下毅然告诉救援人员:“别管我,先救游客!”……这些故事的主角没有一个是“高大全”式的先进人物,都是来自一线的普通群众,讲述的故事都是生活工作中实实在在的事情,但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要求和具体实践。
西安市第三十中学教师白君丽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深奥的道理,而它是落地的、可触摸的,这就要求我们从个体做起,将其作为个人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才能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临潼区铁路中学的学生王丹丹说:“原来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我要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成长。”
深情宣讲凝聚人心 培育共识促进践行
真实感人的事迹、朴素崇高的精神,构成了群众宣讲活动打动人心的立足之本。台上宣讲员动情的讲述,常常让在场的听众热泪盈眶,在这种情感的交流中,真正使市民群众从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事实讲道理、用真情打动人,这种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方式,成功地释放出了普通人物的示范作用和感化力量,达到了“群众讲、群众听、群众传诵”的目的。“我现在和曼利姐成了知心朋友,有她在身边,我觉得生活变得很美好。是她给了我康复的信心,我现在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真要好好谢谢她。萌萌边说边流下感激的眼泪……”西安市43路公交车司机王曼利,帮助一位偏瘫乘客就医治疗,每次听到这里大家都会为萌萌的康复感到高兴,为王曼利的真诚友善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忘不了泾阳县的郑海山老人,给他儿子办完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后,老人背了一大袋石头馍来感谢我,我当时不收,近七十岁的人一下子跪在地上说:‘你不收我就不起来。你帮我讨回了公道,还给我捐钱,这点石头馍不值钱,可这是我和老伴连夜为你烙的,你吃了这馍我们心里才踏实’……”未央区司法局张黎明,不畏“非典”深入医院为病人处理赔偿案件、不惧艰辛深入工地取证为农民工讨还薪水,她的宣讲每次都会让听众潸然泪下,心生敬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