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让优质“民生教育”惠泽千家万户(2)
均衡核心资源 教师流动让薄弱学校焕发生机
今年新学年开学,地处偏远的周至县青化镇新白寨小学迎来一位长期交流的城里教师——远东一小教师杨艳娥,这让新白寨小学校长王小璞又喜又忧:“西安名校的老师,我们做梦都盼着来一位,可又怕我们这里条件差,留不住人。”
但相处两个月下来,杨艳娥的表现令新同事们刮目相看。她负责一年级的语文和一至三年级的美术教学,一星期上20多节课。同时,作为全镇唯一的专业美术老师,她还主动承担起10个行政村小学的美术教学。“杨老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正是我们农村学校最忽视的。”王小璞感慨道。
交流老师还像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把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紧紧相连。通过杨艳娥,远东一小和新白寨小学结成了帮扶对子,从硬件设备、教学资源等方面开展支持,促进农村学校条件改善。
西安市把教师交流轮岗作为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点,从制度、资金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除了将交流轮岗列为教师职称晋级评定的必要条件,还在岗位聘用、评优树模、待遇保障等方面加大正向激励。从2015年开始,市财政每年还列支1034万元专项资金,对交流轮岗教师给予交通生活补助。西安市基础教育阶段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已经实现常态化,每年短期业务交流达4.5万人次,“一次性一学年”的实质性交流达到6010人,占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2.6%。
随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安市均衡教师资源的探索也将迈入新层次。据了解,高陵区作为全国首批“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将成立中小学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对教职工的公开招聘、绩效工资、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人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将“学校人”真正变为“系统人”,彻底打破教师交流轮岗体制障碍,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