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西安市经济呈中高速增长 非公经济已占半壁江山(2)
促开放
国际友好城市增至28个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全面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立足优势促开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进出口规模不断攀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顺利完成,成为西北首个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浐灞生态区获批建设领事馆区,韩国、泰国、柬埔寨分别设立西安总领事馆,国际友好城市增至28个,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量达到146家。
利用外资规模成倍扩大。争取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吸引美国强生、韩国SK等全球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或增资,三星电子存储芯片工厂建成投产。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08亿美元,是2010年的2.6倍,2011年-2014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3.24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年均增长20.7%。
提质量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22m2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以创新驱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美丽西安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成功举办世园会。“十二五”期间,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全市共计造林3.6万公顷,新建公园30个、绿地广场363个,新增城市绿地1931万平方米。2014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6%,比2010年提高3.4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2平方米,比2010年提高2.12平方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