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西安市经济呈中高速增长 非公经济已占半壁江山
过去的五年间,西安国民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增长,非公经济已占半壁江山,国际友好城市增至28个……昨日, 省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十二五”西安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GDP增速
稳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
进入“十二五”时期,支撑全市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三期叠加”影响不断深化,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市委、市政府把握规律,积极作为,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控风险,确保了经济增长换挡不失势。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2011-2014年,西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分年度看,2011年比上年增长13.8%,2012、2013年均增长11.4%,2014年增长9.9%,2015年增长8.2%。“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9%,高于全国近3个百分点。虽较“十一五”平均增速有所回落,但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一方阵”。
调结构
非公经济已占半壁江山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工业突破取得明显成效。西安坚持把渭北工业区建设作为弥补工业短板、做大经济总量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渭北工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218家,占到全市的19.9%;实现工业增加值239.59亿元,占到全市的20.4%。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全力打造西安工业升级版,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417.61亿元,2011—2015年年均增长11.5%,高于同期GDP增速0.6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已占半壁江山。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7%,开始占据半壁江山。2015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066.8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8%,比2010年提高3.1个百分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