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暴雨频繁 西安“天下第一坛”圜丘墙皮剥落(2)
暴雨频繁 市民担心圜丘受损
圜丘又称圆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时的圆形祭台,自元以后,被称为“天坛”。史书记载,早在周朝,每年冬至这天天子都要在国都南郊的圜丘举行祭天大典。而始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 的西安圜丘,不仅比北京的天坛规格高,还比北京天坛早建了近一千年,因此,甫一出土,即被冠以“天下第一坛”的美誉。
西安圜丘位于明德门往东约一公里处的陕师大南苑。由于地处偏僻,道路狭窄,周围又被高高的围墙遮掩,一般人“难得一见”。7月中旬,附近居民张师傅给华商报打来电话,称连日来暴雨频频,担心天坛受到影响。“最近暴雨一来,整个天坛上水气朦胧。”张师傅说,他前些天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发现圜丘有不少墙皮脱落了。
昨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位置偏僻的西安圜丘。从遗址内矗立的标牌看,西安圜丘早在2013年已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遗址内的保护工作并不理想,不仅杂草丛生,圜丘朝南、朝东南的墙皮已经大面积剥落,露出内部深褐色的实体;在天坛顶部边缘处,保护层呈现出碎颗粒状;而圜丘上的一些台阶,边缘层层翘起,看上去情况尤甚。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是皇帝登坛的御用台阶,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等都曾从上面走过,可如今,支撑木质台阶的钢板出现锈迹,木板也有些松动。此外,圜丘东侧的一面围墙上,还有不少“驴友”的涂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