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召开空气质量改善研讨会 专家为大气污染治理建言献策
近日,西安市环保局联合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召开了空气质量改善系列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一线工作人员及市民代表参加,就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研讨会主要围绕去年12月中旬西安市重污染天气过程展开。“重污染期间,PM2.5、PM10、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变化趋势一致,比较稳定,说明受一次源排放影响剧烈。同时,二氧化氮变化呈积累模式,说明机动车尾气排放不易扩散。”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曹军骥分析,从地形条件看,西安市冬季90%的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数据显示,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代表扬尘的颗粒物浓度较低,表示雾霾期间扬尘管控较好。机动车限行后,减少了城市拥堵以及怠速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但是郊区生物质燃烧对重霾下的PM2.5贡献不小,包括焚烧秸秆、民用取暖等,因此应尽快推行清洁能源。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陈洁认为,相比2013年,西安市2016年二氧化硫及PM2.5浓度均下降,这说明西安市对燃煤的治理效果明显。从近年治理来看,工业源所占比重已下降,生活排放中氮氧化物占较大比重,其中机动车排放占到50%以上。
据了解,空气质量改善研讨会今后将定期举办,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将好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尽快运用到大气污染防治实践中,共同参与,群防群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