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全域旅游奏响宝鸡旅游新乐章 ■ 本报记者 金鑫

2017-02-28 18:16  宝鸡日报  字号:T|T

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

冬季对于我市大多数景区来说都是淡季,但太白县的游客却络绎不绝,来自西安的陈翔就是其中之一。陈翔说,起初只是想带孩子到鳌山滑雪场滑雪、观雾凇,可进入县城后发现,这里空气清新,没有丝毫雾霾,乘坐观光小火车观赏沿街特色雕塑、红瓦白墙,耳畔萦绕着路边音箱传出的轻音乐,让人顿觉身心愉悦。“来到太白县,就像进入了一个大景区!”

陈翔的感受印证了太白县全域发展旅游的新思路。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精品景区,做火旅游、做旺商贸、促进消费,带动三产快速发展。

去年以来,太白县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太白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攀升。据统计,去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0%和34%。此外,全域旅游带来的不仅是旅游收入的增长,更带动了“旅游 +农业”的发展。位于太白县咀头镇拐里村的海升现代莓类产业示范园,凭借游客资源,将产业链延伸到观光采摘等现代农业项目。太白县还成功举办第五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中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等活动,开启了“旅游 +体育”发展模式。

凤县也是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先驱。去年以来,按照“全域旅游、全景凤县”的思路,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曾经凤县旅游仅有“看喷泉、赏夜景”一枝独秀,如今,游客可在秦岭花谷闻鸟语花香,在嘉陵江宽滩湿地寻找心中的桃花源,或在东河桥、马场、草店等美丽乡村品尝豆腐宴、干脚棒、山菌等地方美食。

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陈小平说,传统的景区、景点的节点开发模式,旅游发展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许多景区内外环境、服务两重天,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因此必须从景点开发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对于我市,全域旅游是破解旅游“东热西凉”、盘活与做优旅游存量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将旅游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减贫困、惠民生的重要领域。

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

2013年,湖南的凤凰古城开始向游客收取门票,三年后,因游客骤减、商户亏损等原因不得不取消收费;张家口的“草原天路”,拦路收费模式仅维持了20天。

对于引发争论的“围城收费”现象,不少专家评价,这属于典型的门票经济思维,只看重门票收入,却损害了旅游地的口碑,得不偿失。因此,转变发展思路是关键。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要实现许多转变,其中,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我市一些县区已将这一思路付诸实践。

春节假期刚过,凤翔大东湖景区项目建设现场已是一片繁忙,饮凤苑湿地公园里栽下了片片新绿,六营民俗村街道上人行道砖焕然一新,雍城湖湿地公园旁新铺设的管网构成了城市新的“毛细血管”。

凤翔东湖因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这里修筑“饮凤池”而闻名天下。如何让这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绽放异彩?今年凤翔县倾力打造了大东湖景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由东湖公园南大门广场、饮凤苑湿地公园、六营民俗村、雍城湖水利风景区四大板块组成。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最大亮点就是将东湖的历史名胜、自然景观与六营民俗村的民俗艺术相结合,从而聚集人气、做火旅游、带动三产,让六营民俗村泥塑、马勺脸谱、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品走出陕西、走向世界。

此外,今年陈仓区、扶风县、太白县等县区也都实施了一批旅游项目,以旅游为切入点推动产业融合。据市文物旅游局相关人员介绍,今年,我市除了大力实施“旅游 +生态、文化、休闲、美食、体育”战略外,还将积极利用

我市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物产丰富的优势,实施“旅游 +工业、旅游 +农业”战略,创建更多工业旅游示范点,并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和旅游扶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旅游局2016年2月将宝鸡列入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这对于我市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据市文物旅游局相关人员介绍,抓住这一机遇,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首先需要旅游景观全域化的支撑。今年我市将着力建设一批精品景区,加快建设岐山周文化景区,启动建设周原遗址公园;加大太白山创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力度,抓好鳌山滑雪场等项目,打造秦岭山水旅游核心区;加快茵香水镇、美阳小镇、固关古街、凤翔酒街、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等示范点建设,让游客体验“舌尖上的宝鸡”。此外,大力优化配套设施,实施道路畅通、旅游标识、厕所革命“三大行动”,完善沿线建筑、生态环境等旅游要素。

从传统模式到融合发展

虽然全域旅游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不少县区和旅游部门负责人坦言,推进全域旅游仍存在许多困难,例如,各项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景区和主打产品等。

太白县鳌山滑雪场成为我市旅游一大热点,市民陈科平也想带着家人去体验,可从市区到滑雪场开车要两个多小时,还都是山道,担心妻子和孩子吃不消,最终还是放弃了。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坦言,目前交通仍是制约太白发展全域旅游的主要瓶颈。像建设高速公路之类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仅凭旅游部门,甚至是县委、县政府都难以有效推动,这就需要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建设。

全域旅游涉及面广,为破解难题,市政府制定了《宝鸡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市旅游局也将实施品质旅游推进工程、旅游融合发展工程等举措,改变旅游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同时,各县区、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业从业者也纷纷谈对策、提建议。

太白县县长张建科说,全域旅游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撑,仅凭政府投资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缺口,这就需要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项目融资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

刘晓应从事旅游业多年,他认为,全域旅游要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创新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例如,推进旅游小镇、特色旅游基地、养老旅游基地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产品建设。

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康振峰说,我市经过多年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区。为了更好地推进全域旅游,要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突出各景区特色,研究制定统一的宣传营销方案,打造“宝鸡旅游”形象宣传品牌,形成整体营销优势。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纺织城客运站试行实名购票 近10%的旅客没带身份证

    2017-02-28 23:04阅读

    【延安】身体残疾 侥幸吸毒 莫让身心俱“残”

    2017-02-28 14:08阅读

    【商洛】试马镇壮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2017-02-28 10:09阅读

    【安康】旬阳县铜钱关镇掀起追赶超越发展热潮

    2017-02-27 16:02阅读

    【铜川】王石凹街道办建立“三定”党建模式

    2017-02-27 08:17阅读

    【铜川】市委统战部传达学习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 崔歆讲话

    2017-02-25 10:11阅读

    【延安】车辆违停还在朋友圈辱骂交警?你丫胆儿太“肥”了……

    2017-02-24 14: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