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匠 ——把锅底“戳”出文化
为了培育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西安市委组织部、西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首届“西安工匠(西安工匠之星)”评选活动,并已开始接受报名。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中有厨艺精湛的大师,也有坚守一线的工人……他们是“工匠精神”的代表,记者带领大家走近他们、认识他们。
您见过做成《史记》的菜吗?您吃过药王孙思邈的药葫芦吗?这些可都是获得过大奖的佳肴,出自咱西安人、中国烹饪大师樊建国之手,这其中不仅包含了绝佳的厨艺,还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所以大伙都说他是“把锅底‘戳’出文化的人”。
樊建国是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国家级“樊建国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课后他专门演示了一道爆炒鱿鱼卷。
案板上,放着几张两三毫米厚的鱿鱼片,“这里要使用麦穗刀法,就是要让鱿鱼卷起来的时候像麦穗一样。”他拿起刀,从鱿鱼片的一角斜着切向另一角,刀法又快又稳,每一刀的间距、深浅都差不多,滑滑的鱿鱼片似乎很听他的话。然后再换个方向用同样的方法切,鱿鱼片上就呈现出一个个的小方格。拎起来,能看到只有薄薄的一层皮相连,但鱿鱼片并不会断开。在樊建国眼里这是“最简单的基本功”,但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当年我练基本功时,一麻袋萝卜一个星期就用完了。”
对于樊建国这样的大师来说,一道菜不光要好吃,还要好看,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化。“我常给学生们说,要做一个好厨师不仅要看菜谱,还要看《黄帝内经》,要知道食物中的文化,才能给大家吃到好吃又健康的东西。”
樊建国认为,陕菜是中国菜肴的祖先,文化无比深厚,所以他非常注重将陕西文化与菜肴结合,自创的“黄金册——史记”、“老鼠嫁女”、“花生宝宝”等面点菜肴,因其艺术造诣高超、外观逼真精美、口感妙不可言,被中国邮政总公司遴选收录并出版发行为纪念邮票。
近年来,樊建国数十次担任国家级和陕西省烹饪技术大赛评委,受邀到日本传授陕菜菜品及陕西小吃制做技艺,先后出版个人专著20多部、教材4部,撰写的《陕西小吃珍品宝鉴》首次系统介绍了陕西地方小吃,被誉为“陕西小吃集大成之作”,备受好评。郭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