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为残障孩子打开艺术大门——记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蒋志瑛

2017-04-07 18:11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胡红玲

她,能让没有听力的孩子“听”到音乐;她,能让残障孩子在跳舞时踩准鼓点、跳出激情;她,能让特教学校的孩子体会不一样的艺术人生,她就是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蒋志瑛——一个为残障孩子打开艺术大门的人。

在去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参赛作品惠民展演中,市特教学校聋哑学生表演的《西府娃·秦腔梦》,赢得众多“点赞”,同时这个舞蹈的指导老师蒋志瑛也引起了大家关注。近日,在采访中,蒋志瑛谈起了她组建市特教学校第一支舞蹈队的故事。2013年8月,蒋志瑛从幼教转岗到市特教学校,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建舞蹈队。她不会手语,没法与孩子沟通,而这些孩子没有接触过舞蹈,完全看不懂动作手势。一次次失败并没有让蒋志瑛放弃办好舞蹈队,反而激起了她身上的一股倔劲。手语不会就没日没夜地恶补,沟通不了就请来两名专业手语老师辅助,孩子动作学不会就一遍遍亲自示范。当排练的第一支舞蹈《飞得更高》赢得全校师生热烈掌声时,蒋志瑛带领孩子走上艺术道路的决心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指导孩子学习舞蹈的同时,蒋志瑛开始把具有西府特色的文化元素,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西府娃·秦腔梦》就是其中之一。它讲述了一位从小痴迷秦腔的听障男孩,通过梦境实现了“大吼秦腔”的舞台梦。为了让孩子充分理解舞蹈中丰富的内涵和感情,在强化训练舞蹈动作前,蒋志瑛让孩子们反复观看秦腔名段视频,并请秦腔专业演员为孩子们手把手指导。训练中,举手投足、身段、眼神……她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演示,孩子们反反复复的练习。在表演中,孩子们把独具特色的西府风情和别有韵味的秦腔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满堂喝彩,这个节目也获得了陕西省第七届特殊教育学校文艺展演一等奖、创作奖、最佳指导教师等一连串的肯定。

乐于迎接挑战的蒋志瑛通过努力先后获得省级师德先进个人、市级教学能手、市级优秀教师、市青年突击手等殊荣。但她并没有停下脚步,还主动研究,根据残障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摸索出了“32字听障生舞蹈教学法”,让更多的残障孩子有机会接触艺术,改变生活。蒋志瑛说:“能让残障孩子通过舞蹈找回自尊、自信,改变人生,这是老师最大的心愿。”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2017年西安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 艺术特长生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7-04-07 16:07阅读

    3201医院成功举办2017年西北脊柱内镜(汉中)高峰论坛

    2017-04-07 12:19阅读

    【铜川】严维佳与北控水务集团西部区投资总监毕乐群座谈

    2017-04-07 08:01阅读

    【延安】因账务纠纷大打出手致人重伤后逃之夭夭!

    2017-04-06 12:06阅读

    【铜川】强化案件管理以评查促规范

    2017-04-06 08:17阅读

    星星相印,有爱不孤独

    2017-04-05 11:20阅读

    【安康】“陕茶1号”茶旅小镇活动火 汉滨双龙镇人气高

    2017-04-04 16: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