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铜川】天清气明,又闻耀州米醋香

2017-04-10 08:05  铜川日报  字号:T|T

“清明、清明,天清气明,每年清明节一过,气温逐渐回升,我也就开始准备着做醋了。”4月5日,记者来到耀州城区渠岸巷一居民区,见到张大平时他正在自家院子里发酿醋所必需的大麦芽。

在他身后,一排排盖着黄泥柳条盖子的大瓮里不断有醋味飘来,空气中淡淡的醋香弥漫。“这瓮是咱陈炉原先烧的最大的物件,现在都非常少了,这瓮少了,老工艺做的醋也就少了。”这些酿醋的容器,张大平视它们为宝贝。

“现在瓮里还有少量去年做的醋,剩不多啦,这几天就把空瓮洗净做新醋。”张大平说,因为酿醋对温度和阳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每年的清明节过后到农历八月十五是酿醋的最佳时间。

“我是在生产队的时候跟着师傅先学的做糖,再学的做醋。老手艺人都有‘冬糖夏醋’的传统,一年四季人都不闲下。”张大平所说的“糖”就是大家熟悉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雪花糖,“醋”便是耀州米醋。

“做醋和做糖用的料和锅都是一样的,就连最开始的步骤都一样,所以我这儿冬天是糖坊,夏天是醋场。”张大平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到他的作坊里参观。

张大平介绍,虽然酿醋比做糖轻松,但是酿醋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因为醋的生产周期长,在经过蒸米、拌大麦芽、发酵缸发酵、淋出糖汁、入瓮下曲、封缸等多道工序之后,还要经过100天的暴晒,只有晒足了时间才知道醋是晒熟了还是坏了,不像做糖一两天就知道好坏。“从清洗醋瓮到把谷子碾成米、发大麦芽、制曲,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好,细节决定了这一瓮醋的成败。”张大平说。

“最近清明节很多人从外地回来祭祖,返程的时候都要来我这儿带上些醋,还有不少人都是慕名来买醋的。”说起大家对自家醋的青睐,张大平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多年前,一位吃惯他家米醋的买主因为工作调动,一次性买了很多瓶醋带去新的工作地点,四年后无意间发现了角落里被遗忘的两瓶醋,打开之后发现醋的香味依然纯正,这位买主还专程去张大平家告诉了他这件事情。如今再提起,张大平记忆犹新。

“因为是用粮食做的醋,真米实曲,经过酿造后味道特别纯正,酸中还带一点甜味,调凉菜尤其好。用老工艺酿出的醋品质好,很多人都建议我把醋销售到外地市场,娃也建议再包装一些礼品醋。”张大平说,大家的建议都是以后可能发展的方向,但现在首要的还是把质量的底子打好,因为在他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申遗的愿望。

2013年,张大平为自家的雪花糖申请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牌,雪花糖因此名声大噪,成为我市一张更加闪亮的城市名片。如今,张大平还想为耀州米醋申遗。他说,“我下一步就有这个打算,现在咱们铜川正在转型,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铜川旅游,如果耀州米醋申遗成功了,大家来铜川的时候又有了一个可看的地方,多了一种能带的特产。”(本报记者 韦懿 郭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中国新歌声》咸阳赛区晋级选手音乐盛典,唱响咸阳

    2017-04-09 22:00阅读

    西安发布2017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总投资16137亿元

    2017-04-08 16:45阅读

    省政府督查组来安康市督查“放管服”改革工作

    2017-04-07 20:02阅读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文明安全出行倡议书

    2017-04-07 11:01阅读

    【安康】平利:女娲故里上演夕阳时尚秀

    2017-04-06 16:08阅读

    商洛市创业者协会成立

    2017-04-06 10:34阅读

    西安市工商局领导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打假治劣专项整治工作

    2017-04-05 16: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