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试点弹性离校“满月” 3所学校参加学生均减少
从3月27日起,西安60所小学开始试点弹性离校。过去的一个月里,有什么新变化?组织方存在哪些困惑?4月27日,记者回访曾采访过的3所小学,发现3所学校参加学生均有所减少。
变化:有学生参加不到一个月退出
一个月前,西安60所学校开始试点弹性离校,太乙路小学是碑林区十所试点小学之一。3月27日下午3时40分放学后,112名参加弹性离校的学生没有离校,编成3个班,其中两个班延长到下午5时30分放学,另一个是随到随接。
4月26日,太乙路小学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弹性离校一个月纪实”的图文,显示孩子们参加弹性离校期间,自习做家庭作业、读书、在操场上跑步、学习手工制作……
据太乙路小学校长郭小庆介绍,全校32名教职工参与看管这112个学生,一位老师每两周轮值一次。4月27日下午,在回顾一个月的变化时,郭校长说:“在延长的一个多小时里,学生们基本能做完家庭作业。和最初报名人数相比,略微减少,少了十多个,总人数不到100人。”
原因:有家长称“和兴趣班时间冲突”
提到人数减少原因,郭小庆表示,学校要求,长期不来的学生,家长必须写申请,申请原因中,有不少写的是“和兴趣班时间冲突”。
这种人数略微减少的情况在未央区马旗寨小学、灞桥区纺织城小学也有出现,但只少了几个人。一学校负责人分析,有些家长选择了其他更适合的接送方式,也有些是家长觉得在校时间太长,孩子不适应。弹性离校只是给家长在接送孩子问题上多了一种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比较,选择更适合自己家庭需求的接送方式,人数上略微减少,也是一种理性回归。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