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石泉熨斗扶贫 从做“加法”到做“乘法”
(通讯员 李鹏)在石泉熨斗静谧的大山中,出现少有的喧闹,来回穿梭的运输车辆、工地各种机械的轰鸣声响彻山村,村民们正忙着拆旧屋、盖新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40岁出头的罗大财正在熨斗镇麦坪村的布里村落安置点工地上卖力的干活,他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赶上国家政策好,在移民安置点建房国家有补助,自己再在安置点打工不但能挣一份工钱而且还能监督着房子的质量;在烤烟合作社的指导下今年的7亩地的烟叶长势非常的好,销路也不愁;新的安置点按民俗村落的风格统一规划设计,建成后旅游环线从中穿过,那到时候来的游客肯定不少......
罗大财打的这个小算盘得益于熨斗镇在精准扶贫中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谋篇布局。在熨斗镇镇长朱金文看来,正是不断地探索创新,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促进贫困户拔掉思想上的穷根,使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思想的上的转变,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从加到乘质的转变。
据了解,熨斗镇在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多业配套助推脱贫,不断探索以国有独资公司木竹山公司品牌为龙头,以贫困群众为主体,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一品多村,充分结合村情户况,突出茶、畜、烟、劳、游五大产业建设,狠抓产业、创业、就业三业发展。大力动员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品牌资源,过去小、单、薄的传统产业逐步形成大、强、广的致富品牌,随着瓦子沟乌骨鸡、熨斗白菜、金星茶园、长岭有机大米、中河黑猪等产业的不断壮大,全镇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随着熨斗味道旗舰店、木竹山茶楼、农副产品直销店等平台的建成,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将脱贫攻坚落到实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