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精准严实 苦战持久
本报通讯员 周世康 梁袁华
勉县迅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新要求,聚焦“全面精准”,突出“八个一批”,严格对标、强化整改、狠抓落实,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持久战。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没有休止符,要久久为功、持久发力。”4月26日,在勉县武侯镇,县委书记马大勇在调研了青家沟、咸河2个村后语重心长地说。自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以来,马大勇已先后走访调研了8个镇8个村,所到之处无不详细了解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在该县党政主要领导看来,扶贫之于勉县,不是一项工作,而是全局战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民生之首、发展之策、赶超之要,必须坚决啃下硬骨头。
该县立下军令状:以“四率一度”(即: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100%,帮扶措施精准率、易地搬迁入住率和群众满意度达到全省前列)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做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该县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下,连日来,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全县干部奔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把‘办公桌’搬到群众中去,把‘论文’写到田间地头”成为最响亮的口号。
该县将18个镇(办)分成四大片区,由县上四大家主要领导分片包抓督导脱贫攻坚工作,34名县级领导每周至少有一天时间在包抓的镇村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县委每月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视频工作会,对各镇(办)和相关部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点评。按照“两个班子一套人”的办法,对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进行充实整合,新增设10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与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分工协作,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下足“绣花功”识出真贫困
4月28日,在镇川镇安咀村,55户初步认定的贫困户名单正在张贴公示,二组村民杨福利也在名单中。70岁的杨福利原本家境不错,但去年老伴因脑溢血半身不遂,他也因脑出血偏瘫。在新一轮的精准识别“回头望”中,扶贫工作队建议将杨福利列入贫困户名单中。在随后召开的村民小组群众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评议中,杨福利高票“获选”。
“是不是贫困户不是干部说了算,而是事实说了算,群众说了算。”安咀村第一书记丁瑞认为,全县正在实施的“三会三评三榜”制度,让贫困户精准识别在阳光下运行,“挤”干了水分,识出了真贫。
丁瑞所说的“三会三评三榜”制度是该县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得来的创新之举,即按照“九条红线”和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两个100%”的要求,组织人员对农村户籍家庭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逐户弄清贫困群众家庭信息、居住条件、农业生产、就业渠道、收入来源等情况,在分类建立台账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评议扶贫对象;以村为单位召开群众代表会议,评审扶贫对象;以镇(办)为单位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评定扶贫对象,三轮评审都要张榜公示。
“‘三会三评三榜’从程序和制度上确保了贫困户识别精准可信,群众充分认可,保证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仕强说。
走好“一盘棋”合力再攻坚
近日,勉县对13名不按要求签到、上传日志,不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和不认真履职的驻村第一书记,分别予以约谈问责、警示训诫和纪律处分,并责令派出单位主要领导作出书面检讨。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县干部脱贫攻坚从严从实的思想发条再次拧紧。
在勉县,脱贫攻坚工作一直“严”字当头。该县成立了举报中心,实行有奖举报,严查违规违纪问题,坚持对违规违纪问题“顶格追责、顶格处理”。开展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日常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建立“督导、巡查、调查、考核”四位一体的督查考核机制,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12次,对第一季度考核排名后三位的镇(办)党政主要领导集中约谈,排名最后的阜川镇主要领导在县电视台进行公开亮相承诺。
该县强化系统思维,从激发干部活力入手,凝聚合力,形成推力。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带头引领作用,对全县87个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实现了全县197个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将脱贫攻坚作为践行“三项机制”的试验田,建立脱贫攻坚战线奖励激励机制,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基本生活保障。组建钉钉智能办公软件系统,实行每日工作清单制、办结销号制,及时收集各镇办及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县脱指办每晚进行研究回复。开办勉县脱贫攻坚论坛,每周利用晚间时间交流、探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现已围绕合作社发展、互助资金协会、就业扶贫等专题举办培训、交流活动6场。充分发挥宣传发动作用,编印《勉县脱贫攻坚政策100问》2.5万册,制作政策宣传栏2600面,组建4个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逐镇逐村进行宣讲。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