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108国道洋县过境段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第二次环境信息公示
一、建设项目情况
为保证国道108汉中段整体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洋县交通局拟建设国道108洋县段的改建。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洋县龙亭镇,西汉高速龙亭连接线与国道108平交处,沿国道108布线,路线在石岭村东向南偏出旧路,沿经黄家村至何家坝,随后沿洋县规划的南环路(西汉高速北约100m)布线,在土庙村处设特大桥跨汉江,在西王村东设平交口与西汉高速洋县连接线相接,过水田村,在朱刘村偏向北,设大桥再次跨越汉江后在七里铺西约600处与国道108相接。路线全长16.47km。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和营运期,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以及弃土渣堆放造成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营运期主要为交通噪声影响。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将会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采取相关措施后对征地拆迁、对局部交通、对水利、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影响可降至最低。项目对朱鸟鸟保护区影响较小。
(2)生态影响分析
项目的建设对沿线景观会有轻微的不利影响,但这些影响只是暂时的,而且随着路基边坡的防护、清理施工现场等工程措施的实施,沿线的自然景观将逐渐得到恢复。
本工程部分线路穿越陕西汉中朱鸟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范围,项目穿过区域主要为农区,人口稠密,公路、铁路、高低压输电线路纵横交错,人类活动频繁,朱鸟鸟和其它保护动物在此活动相对较少,线路远离朱鸟鸟夜栖地。工程建设对汉江中游水源涵养林和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有轻微影响,对保护区内的其他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基本没有明显影响。
(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TSP,加强施工扬尘的管理,在易起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方式,可有效控制其不利影响。
项目行驶汽车的轮胎接触路面而使路面积尘扬起,从而产生一定扬尘污染。通过两侧种植行道树吸附阻挡作用,可减少扬尘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故车辆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4)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在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源是各类施工机械的辐射噪声及车辆噪声。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可降低噪声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且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暂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束。
项目沿线车辆量相对较小、以小汽车为主且车速低,沿线噪声超标主要集中在夜间,超标敏感目标安装隔声窗,声环境质量可达标。
(5)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清洗废水、砂石冲洗废水、施工场所初期雨水及道路沥青混凝土养护废水,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生产或者路面养护;施工人员依托沿线民房,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出水用作农家肥,进行综合利用不外排。
营运期对水环境的污染来源于路面雨水桥面雨水径流对沿线水体的影响。项目建成运营后,评价范围内的水环境质量仍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均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运往弃渣场。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县、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线路日常维护产生的少量筑路物料收集后由当地渣土办处理,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项目符合现行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区域的路网密度,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认真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可以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沿线的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五、公示途径及征求意见的具体形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建设单位:洋县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赵峰
联系电话:15389166585
环评单位:延安力舟环保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杨工
联系电话:18009119971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项目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项目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以及对本项目关心的公众。公众提出反对意见者,请电话告知真实联系方式和反对理由,我方将联系提出反对意见的公众并就相关合理意见进行落实,提出反对意见的公众个人信息可予以保密。
洋县交通运输局
2017年4月27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