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进口食品店如雨后春笋涌现 提醒购买要“擦亮双眼”(2)
洋食品
是怎么进来的
《食品安全法》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具体的审查分为入境前准入、入境时查验、入境后监督三个环节。入境前,检验检疫机构要对境外代理商、境内进口商的经营资质进行确认并备案,保证食品来源的可追溯性。入境时,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食品进行合格评定,出具检验检疫证明。入境后,要求进口商完成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确保进口食品供应链的双向可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立即通知备案进口商召回,最大程度降低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CIQ”,是“中国检验检疫”的缩写,该防伪标志是从2000年开始对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统一加贴的。陕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处副处长刘占元说:“如无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具的‘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对于备受中国妈妈们关注的婴幼儿奶粉,国家质检总局还出台了更为特殊的管理措施,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网站,查看所购买奶粉的进口商及产品相关信息。
刘占元介绍说,正常途径进口的婴幼儿奶粉需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产品的境外生产企业先在中国的主管部门注册,产品的生产须按照中国标准,进口时要提供国外官方卫生证书、产品检测报告,且中文标签要直接印制在产品包装上。目前,我省婴幼儿奶粉的抽检率已达到100%,经过检验检疫部门检验的产品,一旦发现安全卫生项目不符合要求就会被禁止进口。
那么海淘和“人肉代购”也是通过这一渠道进入市场的吗?
陕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处刘占元说,超市购买的进口食品,通常是由有资质的进口商通过报关、报检等手续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批量进口,是经过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检疫的。海淘、代购的进口食品是未经检验检疫、以个人邮寄等非一般贸易形式进口的,因此无法通过官方渠道来有效追溯其来源。同时,超市购买进口食品必须贴有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中文标签,但海淘、代购的进口食品则鲜有中文标签。
今年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李元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一个数据:2016年对跨境电商食品、化妆品总共风险监测26273批,这其中检出不合格有1210批,不合格率是4.6%,比正常贸易渠道高5倍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