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爱心化作丝丝雨 汗水浇灌春满园 ——记市劳动模范、泰山中学教师肖淑娟
从教20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像慈母一样爱着学生,像朋友一样与学生亲密相处,用爱心和汗水,培育出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就是市劳动模范、中小学高级教师、泰山中学数学教师肖淑娟。
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肖淑娟在担任初一新生班主任时,她发现学生们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有诸多不适,由于种种原因又不敢主动和老师交流。她就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留言箱”,鼓励学生给老师写信或小纸条,甚至可以是无记名方式倾诉。班上有一名女生,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她在留言箱里写了一张纸条:谁能帮我走出困境?肖淑娟看到后就找机会和她谈心,得知这个女生的父母经常吵架,恶劣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了解情况后,她一方面通过家访耐心地给她的父母讲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希望引起他们的重视;另一方面,鼓励她和同学们多交流,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她的循循善诱下,这名女生的成绩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
为了工作舍小家、顾大家。2009年10月,肖淑娟的父亲住进医院,她却不能时刻陪在老人身边尽孝心。多少次,她迈出病房,擦干眼泪就直奔课堂,父亲生病的两个月她没有耽误一节课。父亲离世时,她也未能陪在身边。作为子女,她未能尽到孝道,所有的愧疚和思念都化作了无声的泪水;但作为教师,她履行了自己对学生的承诺,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在了忠爱的教育事业上。
2007年,她把年幼的女儿送回到偏僻的老家上学前班。有一次回家,她去了女儿的学校,站在杂草丛生,破烂不堪,没有一个活动器械的校园,她突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抱着女儿看着她上课的教室,桌子很高,凳子很低,她问女儿:“你坐在哪儿?看得见吗?”女儿说:“妈妈,我是跪在凳子上看黑板的。”此时,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溢出了眼眶。为人母,让她理解了天下父母的艰辛与期望;为人师,让她懂得了人民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因材施教,不断学习,成果丰硕。教学中肖淑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并针对学生实际,低起点、严要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对优等生进行学习策略和能力指导,培养其思维的创造性;对中等生解决其“课内无重点,课外缺方法”的问题;对后进生则落实帮扶措施,实行“1+1”手拉手活动。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先后赴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高级研修班学习,聆听了国家教学名师宋乃庆等多位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以及在教学一线专家型教师的专题讲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她先后撰写的十六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先后主持并参与省、市、区级课题研究五项都已顺利结题;连续多年在印台区“教学能手”评选和市、区教师招聘中担任评委;2014年、2015年被聘为铜川市“名师大篷车”授课教师,先后赴宜君县、耀州区、新区等所属学校送课;作为印台区师德师风巡回宣讲团成员多次参与巡回宣讲活动;作为陕西省“教学能手”多次参与送教下乡及优质课展示活动,将自己的教学成果传授给更多老师,让更多学生从中获益。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肖淑娟无意让自己神圣,但她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学生,正如她自己所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心灵是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当一名教师,只有用心灵育人,才会有幸福充实的人生体验。”(本报记者 贺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