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教书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记宝鸡石油中学教师王成
王成是宝鸡石油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2016年陕西省教学能手赛教中,他从诸多名师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从教14年的他,在教育圈小有名气。
2003年,王成初为人师。父亲送给他一段话:“加工产品时出了问题,坏的是一件产品;教书育人时出了问题,耽误的是娃娃的一辈子。教书是良心活,你当教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于是,在其他新任老师研究要当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时。王成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每逢看到学生作业较多或者疲倦的时候,他会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份家庭作业——休息。“教师应该多换位思考。”王成解释说:他的换位思考,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们亲昵地称他为“成哥”。
王成教育学生不是机关枪式的说教,而是靠一股子巧劲。他想告诉学生,语文学习必须追本溯源,而且来不得半点偷懒。不过,他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在黑板上写下了“屡试不爽”四个大字来引导学生。“大家读一读‘爽’字,体味下这个字的意思?”王成笑着说。“老师,‘爽’字还不简单,就是心情很好的意思呗。”“舒服的意思。”……学生们读完之后,七嘴八舌地说道。“屡试不爽,出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冷生》。原话是,‘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爽的本意是差错。”王成道出了正确答案。望文生义要不得!学生们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王老师的一片苦心。
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写春秋。喜欢挑战自己的王成在享受教书育人乐趣的同时,还玩起了晒课、赛教、名师大篷车……“你不但管着学校办公室的一摊子事,而且带了好几个班的课,还挤时间参加这些活动,累不累?”周围的人不解地问道。
王成是这样算账的,“参加这些活动,我虽然忙了点,但这些活动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让我的教学水平大大提升。我的水平提高了,我的学生自然就能受益,太值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