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五位一体”治河模式确保西安供水安全
7月20日,记者从黑河河长制会议上了解到,作为城区供水的主要水源地,黑河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省考指标。黑河治理采取“河长制+生态旅游+保障供水(治污截污)+砂场整治+河道治理”五位一体治河模式,全段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1月至6月,黑河入渭河水质主要指标均达到省考标准。黑河金盆水库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城市供水安全可靠。
黑河发源于秦岭太白山,全长119.5公里,流经厚畛子、马召等9镇。西安八成以上城市生活用水来自于黑河,黑河水源地是西安的供水“生命线”。 为保证城市水源地安全,西安“河长制”工作推进以来,黑河已确立镇级河长16名,村级河长103名,镇级警长8名、村级警长21名。实行沿河生态四级签字背书制,责任到村、到户、到人。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同时,重点解决个别堤岸堤顶道路尚未修建完成,生态绿线范围内未形成完整的绿化体系,污水治理体系尚不健全,镇街、农村以及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雨污水未分流等问题。
目前,采取“河长制+生态旅游+保障供水(治污截污)+砂场整治+河道治理”的管理模式,黑河平原段投资7.47亿元,加高培厚左右岸59.46公里,新建护基坝35座、溢流坝5座。黑河山区段投资1922万元,实施了山区四镇河流治理工程和堤防加固工程。并取缔了黑河库区所有农家乐,实施治污水专项行动。同时,开展整治“脏乱差、黑臭河”活动,沿河清理垃圾22处,在重点区域安装防护栏400余米。在治砂场行动方面,周至县共出动人力1.3万次,机械4188台,拆除违建74座,其中,黑河段转运砂石150万方,平整土地180亩。
同时,按照“一河一策”的生态修复规划,结合“五路两侧”植树增绿,黑河沿线栽植各类树木8000余株,种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300余亩,形成生态水景观1675亩,黑河逐渐成为横贯周至南北的生态景观长廊。(记者 肖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