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在西安生活15天 “都市生存挑战”是炒作还是实践?(2)
“这座城市给了我们很多爱和温暖”
为什么要不远千里选择到西安体验生存?马勤菲告诉记者,去年,他们选择体验的城市是南京,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他们依旧想选一座古城。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文化氛围浓厚,我们都很喜欢这个历史名城。”马勤菲告诉记者,这次来挑战生存的31人中,大部分都是江浙人,来过西安的人不多,他们都很想感受一下北方城市的风情。
而说起对西安的印象,成员蔡梦倩给记者讲了一件让她感动的事。“8月12日上午,我和同学郑晴浪在龙首北路找工作,走到一家便利店门外时,只是往里看了一眼,就有一位阿姨出来叫住我们,问我们是不是在找工作。知道我们的情况后,阿姨拿了板凳让我们歇脚,还给我们拿水,然后自己跑去附近给我们打听哪里在招工。”蔡梦倩说,后来在这位阿姨的帮助下,她们到隔壁一家串串店做了小时工,期间阿姨还专门过来看了她们。“她说看到我们就像是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还让我们有困难就来找她。”
蔡梦倩说,这几天发生在他们身上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男同学也常常被西安人的热心感动得眼眶发红。“这座城市给了我们很多爱和温暖。”她这样告诉记者。
“真实体会到了生活不易”
这次活动的感受如何?成员严韬称,活动比想象中累得多,但感受也来得更深刻。他在西大街附近的一个水果店找到了一份削水果的工作。每天上8小时班,挣80元。
虽然才短短工作了几天,但严韬觉得,自己已经初步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前在家被父母保护着,感觉被宠着被迁就着。现在走上工作岗位,身份发生了变化,没有人再让着你,我觉得自己好像瞬间成长了,也发现了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记者了解到,这几天,这31名同学有人做过饭店的服务员,有人做过酒店安保,还有人在花店、服装店打过零工。带队老师张耀斌称,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有明显增强。
“实实在在体验,并非炒作”
针对部分网友质疑的“炒作”一说,张耀斌向记者作了解释,“之所以搞这样的活动,一是学校有这一传统,已经搞了很多年,不管是学生自己的感受还是家长的反馈,都对这一活动的评价非常好。二是我们对学生有社会实践实习的要求,这一实习占4个学分,我们要给学生们搭建平台。”张老师说,虽然这4个学分的认定方式是多样的,但学生们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都挺高。
至于“作秀、炒作说”,张老师称,自己不认为这是在炒作。“因为孩子们是实实在在地做事和体验生活,没有一点做样子的成分。我们做了并有所收获,就不能说我们在炒作。”
记者张晴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