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不再蜗居穿衣更时尚 数据看西安百姓40年生活变化

2018-08-18 23:23  三秦都市报  字号:T|T

穿着不再是单一的黑灰,取而代之的是时尚;吃的从充饥到追求健康,住的从蜗居搬到高层……

40年来,西安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5亿元扩大到2017年的7469.85亿元,先后超过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和大连等副省级城市,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的414元增加到2017年的38536元,年均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40元增加到2017年的16522元,年均增长13.4%,居民满满幸福感、获得感。西安市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折射出西安居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黑灰到时尚 衣着支出年均增长9.4%

上世纪80年代初,街上开始流行喇叭裤、红裙子、上海服装、香港服饰,各种新潮服装相继涌现,老百姓开始追求美观和时尚。进入90年代,成品时装琳琅满目,老百姓进入了一个追求时尚和讲究品牌的时代。2000年以后,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品位和多变。80年代初,西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年服装消费支出不足80元,到2017年人均衣着支出达到2060元。改革开放以来,衣着支出年均增长9.4%。

服装销售市场经过了由服装街——服装商城——专卖店——综合体的演变。广大消费者进入商场不再仅仅只是买衣服,更多的是享受时尚的现代生活。

截至2017年底,西安市城市商业综合体有71家,经营面积129万平方米,拥有2752家商户,全年总客流量1.93亿人次,商户销售额(营业额)102.01亿元。

充饥到健康 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上世纪80年代初,禽蛋蔬菜价格逐渐放开,蔬菜、瓜果、鸡蛋、家禽、肉类摆上了货架,粗粮食品逐渐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80年代后期,西安市实施菜篮子工程,彻底解决了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百姓的餐桌悄然发生改变。

起初,人们购买粮食、副食品的场所都是专门的国营粮店、肉店、副食品店等。后来,家门口有了小菜场、农贸市场,继而有了专门的批发市场。再后来,爱家、华润万家等第一批大型超市进驻西安。现在,大中小型连锁超市遍布西安,生鲜电商紧随其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出门就能买生鲜食品,极大方便了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前,西安只有解放饭店、钟楼饭店等为数不多的国营饭店,“下馆子”吃饭是老百姓的梦想。如今,西安人足不出市,可以尽享全国和世界美食。西安餐饮业的收入由1978年的4700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333亿元。

改革开放40年,西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53.3%降至2017年的29.4%,下降了23.9个百分点,预示着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将为大学新生举行千人开学盛典 10家景区免费游

2018-08-18 11:13阅读

“西安要控制机动车出行总量”引热议 网友建议先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2018-08-17 10:32阅读

白桦林居小区业主家中多处渗水 7个月过去了问题依旧

2018-08-16 23:28阅读

西安部分外卖餐馆使用“真空菜肴包” 保质期可达300天

2018-08-14 11:42阅读

西安颁布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 不得聘用在职教师

2018-08-10 18:03阅读

西安职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参加省级电路设计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2018-08-08 13: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