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n号房间事件到底是啥 n号房间是怎么发现的(4)
我们:仅仅是局外人吗?
如今的韩国网络上,关于N号房间的讨论已经趋于白热化。
不仅仅是加害者们的暴行令人发指,高达26万的参与者数量更加让人毛骨悚然,也正因如此,“26万名观看者和消费者都是共犯”这样的呼声也变得越来越高。
有人在总统府青瓦台的网站上请愿,要求公布管理组织者的身份,并且公布这全部26万名参与者的身份,如今,已经收到了超过两百万份签名。
许多艺人、政客等公众人物也站了出来,要求公开加害者的身份,曾出演《请回答1988》的惠利也写道,“比起愤怒更觉得恐怖,希望严惩。”
也许,N号房间事件会为韩国敲响性别意识的警钟,但过往发生过的一切,又让这个期待显得有些存疑。
如果你关注韩国娱乐界的话,也许会记得去年女星具荷拉离世的新闻——被殴打、被用亲密视频威胁、被逼到在电梯口下跪求饶,这就是在一个典型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命运。
在N号房间时间愈演愈烈的同时,有韩国记者注意到,像Pornhub等成人网站上以“N号房间”“Korean telegram”为关键词的搜索趋势正在剧增。
图片来自Busan.com
对于一水相隔的我们——尤其是我们之中的男性来说,并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性犯罪者催生了更多的围观者,接着是默不作声的人,和求资源的人。
在“性别平权”的议题上,我们很难轻飘飘地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此刻也并不是只有N号房间里的受害者正在承受痛苦,曾经被全社会关注的米兔运动,就拉开了我们一直罩在不平等上方的遮羞布。如此,我们每个人的沉默、冷漠和无动于衷,都会让它往黑暗的那一面继续滑落。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粗略回忆了一下,身边大部分女性朋友都至少有过一次被性骚扰(至少是言语骚扰)的经历。我不知道在男性当中这个比率如何,但推己及人地去想的话,我自己从小到大,有可能发生这种事的情境其实也少之又少。
没有遭受过歧视,没有体验过恐惧,就很难去真正感知到世界上一半人每天所面对的压力和不安全感——既然如此,又怎么能做到共情,做到换位思考呢?
我想,至少在这样的性别议题上,我们不要再去表达廉价的“感同身受”,也不要急忙说“不是所有男人都是这样”。可能那些在聊天室里喊出女人都是“来月经的东西”的围观者们,最早也只是一个看上去“没犯多大错”的、“求资源”的人罢了。
在审视自己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离恶的距离。
韩国网友在青瓦台请愿网站上发布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