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登记正式开始 市民可扫码自主填报(2)
普查到底有啥意义?
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全都离不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民众对人口普查的意义并不了解,认为普查只是简单地掌握民众信息。
其实,小区新生儿多,今后上学难不难;有些道路交通很拥挤,怎样规划更科学……这些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问题想要更好地解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掌握人口的发展变化。普查获得的大量翔实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人口普查数据既是制定和完善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据了解,在人口增长方面,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10年的4.79‰继续逐步下降,2018年已经达到3.81‰,以后每年增长率仍会逐步下降,对经济社会产生全面和长远的影响。在人口结构方面,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加深,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加快。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2018年则增长到2.4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3.3%快速上升到17.9%。老龄化正迅速成为我们社会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在人口流动方面,2010年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21亿,2014年增长到2.53亿,之后转为下降,2018年底已减为2.41亿,但外出农民工数量仍在继续增长。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猛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人口流动的流量、流向、格局发生了转折性的历史变化,深刻影响着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方面,2011年成为人口城镇化的一个里程碑。几千年来一直以农业、农民、农村为主的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50%,2018年更是达到59.6%,中国已经从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国家跨入了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的国家。在生育方面,国家在2013年和2016年分别进行了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实施了“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的政策,改变了中国人口原来的发展轨迹,重塑了未来人口数量与结构的格局。在其它方面,如人口的分布、受教育状况、行业职业构成状况、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等等,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上述所有这些变化,通过观察、通过典型调查、通过抽样调查,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把握,但是对国情国力变化准确、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与把握,只能通过普查来实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就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背景下,对人口基本国情国力信息的及时采集。它将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推动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最全面、准确和科学的统计信息支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