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1岁男孩体内竟藏着两颗胆结石 医生: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

2022-04-23 18:52  华商网-华商报  字号:T|T

胆结石,一般都以为是成年病,和不良饮食习惯相关。可西安市儿童医院医生从一名1岁患儿体内取出了两颗结石,因为操作难度高,两颗结石相隔半年多做了两次手术。

去年10月底,这名1岁5月体重仅11Kg的男宝宝,因反复呕吐、皮肤粘膜黄染、尿色浓茶等在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并胆总管扩张。医生及家长均诧异: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胆管结石?建议转院进一步诊治。

面对这种疾病,内镜下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但是轩轩年龄偏小且瘦弱,如何选择内镜及内镜附件、采取何种麻醉方式及并发症预案等等,都是摆在医生面前的一道道难关。

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积极准备,与家长取得充分沟通后,消化科准备在内镜下行微创手术,以达到诊断及治疗。医生不断尝试,终于顺利取出一枚大小约1cm的黑色圆形结石,但术中再次尝试取出另一枚肝内胆管结石,位置较深,反复尝试不能取出,考虑麻醉时间停止手术,为防止术后胰腺炎发生,置入双猪尾胆管支架一枚,胆汁排流通畅。术后第二天患儿病情明显好转,术后5天黄疸消失,经口进食顺利,治愈出院。医生告知半年后复查,随时有不适立即就诊。

最近再来复查时,患儿再无黄疸腹痛,体重也增长了,但腹部X线片提示胆管支架仍然在位。医生决定再次行ERCP手术尝试,取出支架,同时另一枚0.5cm黑色肝内胆管结石也取出,手术成功,两枚结石终于完整排出体外,目前孩子复查各项指标正常。

据了解,儿童胆囊结石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临床上认为主要由炎症,遗传,梗阻等因素引起,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诊。新生儿出生一岁或两三岁左右也是会出现胆结石,由于遗传或者平时的奶粉或母乳或饮食是比较偏甜性。

西安市儿童医院医生表示,小儿胰胆管疾病并不少见,病因复杂,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疾病需外科手术治疗,不仅改变患儿自身原有解剖结构,还对患儿后期影响很大。随着成人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管疾病诊断和治疗得到广泛的应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选择性插入胆管或胰管,经造影管注入造影剂,借助X线透视下,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用于诊断,并能进行内镜下取石、扩张等操作,由于ERCP技术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已经成为如今儿童胰胆管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记者 李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加强外墙外材料防火等级和保温性能监管 不合标准将处罚

    2022-04-22 19:00阅读

    西安公布今冬供暖期间物业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投诉举报电话

    2022-04-20 18:59阅读

    1月3日起西安这些地区开展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工作

    2022-04-18 18:47阅读

    西安市民如何看待快递包装材料绿色循环化?超八成人愿意参加资源回收

    2022-04-14 19:04阅读

    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西安考区)圆满结束

    2022-04-11 18:46阅读

    西安已进入夏季高温时期 高温津贴每人每天25元

    2022-04-07 18:47阅读

    迎十四运会!西安市11个重点项目6月29日集中建成(通车)

    2022-04-03 18: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