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两会·委员建议|落实“双减”效果 建议教师弹性上下班

2022-10-07 18:50  华商网-华商报  字号:T|T

每年西安市两会,教育话题都备受关注,今年,“双减”话题尤被热议。作为教育人,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校长高杨杰就带来了关于双减的提案。

部分家长教育焦虑并未降低

高杨杰说,目前西安市义务教育中小学大力推进“双减”“课后服务”工作,一些系列举措对美好优质教育生态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杨杰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双减”及“课后服务”,家庭经济负担、学生学科及课外培训负担减轻了,学生睡眠时间增多,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家庭氛围较以前和谐融洽。

他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一些家长教育观念更新不及时,教育焦虑程度没有降低,对课外培训班、托管班有依赖,对课后服务的质量心存疑虑,认为学校关注学生个体多层次需求不够,继续给孩子报网课,请家教;教师明显感受到“双减”及课后服务工作量增加,教研时间减少,影响职业精进和幸福感;课后服务时间与社会上下班衔接有问题,出现学生早到校,离校晚,尤其在特殊雨雪天气,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课后服务不少于两小时的要求,难以兼顾不同地区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放学过晚,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不搞“一刀切”“洒水式”的落实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高杨杰提出了建议: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认同感,加大“减负”践行力。加强政策宣传与学习,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搞“一刀切”“洒水式”的落实。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社区联动,分层加大课后服务社会资金真投入,行动服务真落实,进一步减轻学校、家长忧虑与负担。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政府在良好教育生态的引导与监督下,落实家庭教育的责任,家长应更多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家庭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与孩子形成良好沟通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保证和学校加强有效沟通,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重视学生行为、学习、生活、劳动习惯的培养。

建议大力引进优质校外资源

进一步更新教师自身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借力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服务,增容课后服务资源。教师要利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的质量,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能够在有效时间主动规划学习的能力。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服务下,学校要提高课后服务水平,重视体教融合,丰富学校社团课程内容与类型。大力引进优质校外资源,既减轻教师过重负担,又为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提供一条发展的道路,而且减轻因“双减”而产生的失业问题造成的社会压力,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双减”政策的落实。

一些学校弹性上下班制确实减轻了一些教师的负担,但未形成行政部门政策上的机制推进,力度不大。要让教师有空闲,才有思考,才有对职业的真热爱,建议借助政府政策指导下的绩效考核制度,班主任多劳多得,其他教师弹性坐班或不坐班,才能真正减轻教师负担。

多部门协作 落实“双减”效果

“双减”落实带来的问题,需要各部门科学规划,协同治理。

他建议,“课后服务”政策实施之后,放学时间延后,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对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社会层面实施“朝九晚五”工作制,缓解系列交通拥堵安全隐患问题。道路交通部门继续加大交通设施投入,尽快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主干,让城市主干道快起来,解决交通拥堵。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特别是快速公共交通,利用经济杠杆,改变有车族的用车习惯,使其自觉减少开车时间,更多的选择公交出行,养成避开城市高峰期用车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强化监管评估,要建立可量化、可监测的评价指标体系。政府、行政部门采取专家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检查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记者 毛蜜娜 马虎振 摄影 陈团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轨迹公布!西安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2022-10-07 13:30阅读

    西安碑林公安打掉一个帮信诈骗犯罪团伙 受害人被诈骗 54 万余元

    2022-10-05 18:56阅读

    西安部分高校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恢复线下教学

    2022-10-04 18:55阅读

    西安一男子车辆年检时在检测线上出故障 这事到底该谁买单?

    2022-10-02 18:55阅读

    西安印发通知做好假日文旅市场工作 确保国庆假期安全、平稳、有序

    2022-10-01 07:34阅读

    最新!西安周边高速出入口疫情防控政策 出行注意

    2022-09-29 22:46阅读

    西安市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三大行业实现千亿跨越

    2022-09-28 19: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