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代表这十年|耿建民:提出“星火服务站”抗疫建议 为中小民营企业鼓与呼
耿建民,陕西澄城华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是陕西省人大代表。他说,与“人大代表”这个身份相伴同行的10年来,“三秦人民赋予了我神圣的荣誉和权力,厚重的民本情怀,更加坚定了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从抗疫服务站到社区党建品牌
10年来,耿建民提出的建议中,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条呢?
耿建民说,2020年初,疫情来临,陕西澄城华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县城四大居民小区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为居民提供物资,将生活物品和防疫物资送到居民家门口。之后,在便民服务站基础上,公司增设党建爱心驿站,设立华元星火服务站,创建了“社区党建+星火便民服务”党建品牌。在商品供应、社区活动组织等日常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参与社区共驻共建,由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举办法律咨询、义诊、义剪、歌会、观影、困难帮扶等活动,上门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8个华元星火服务站。
基于此,耿建民提出建议:以社区为抗疫单元,建好星火服务站,筑牢疫情防控一线阵地。同时,也认为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对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建议推广“社区党建+星火便民服务”这种做法。上述建议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呼吁政府重视民营企业人才建设
10年来,耿建民印象最深的走访调查是什么事情?据了解,在担任省人大代表期间,耿建民走访企业、职能部门,了解了目前县城企业的现状。根据自己对企业现状的调研,耿建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他认为,民营经济的现状为,民营经济在享受政策普惠方面占比较小;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管理薄弱、人员能力素质等自身条件的制约,中小民营企业享受相关政策的门槛过高,导致无法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受地域、文化、待遇等方面的限制,县级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弱,很难长期留人才。增加了中小民营企业运行的困难,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耿建民建议,要有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利好政策的落地,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扶持,在政策上,特别要对参与抗疫的保供企业给予倾斜和支持。把民营企业的人才建设纳入地方政府人才计划,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加入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引进的大学生、高端人才,应享受地方政府人才培训、相关政策性补贴等。
同时,耿建民也深入农户、农田调研,开展助农工作。深入各乡镇走访农户的苹果园、樱桃园、冬枣园、核桃园等,了解种植情况、果实特点等,与农户签订绿色基地建设协议,从农户手中收购水果、农产品,然后销售出去,帮助农户解决后顾之忧,帮农户增收。
党建引领企业勇担社会责任
耿建民说,10年来,陕西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翻倍;聚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增长;贫困县全部摘帽等。
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如何发挥作用呢?耿建民认为,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在企业中起到引领方向、促进发展的作用。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让党建文化渗透到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党建引领践行社会责任,企业党组织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鼓励企业开展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疫情防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活动,践行责任,回馈社会。
记者了解到,陕西澄城华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期开展助学活动,有对学校的捐赠,也有对学生的资助,从资助5名、10名小学生,到每年资助20名新录取的大学生,后来扩展到每年资助100名中小学生、大学生。截止目前,资助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已有500余人。
期望陕西培育出一批老牌民营企业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耿建民谈了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他希望陕西的工业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工业体量越来越大;希望政府更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出一批百年老牌优秀民营企业;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全面激活社会发展动力;主动谋划发展,应对好老龄化问题。
耿建民说:“比如在引进人才上,从工作实际看,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商业零售为主营业务,业务涉及酒店餐饮、建材家居、农业电商等多个领域。大家都知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的支撑,但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招工难、高端人才引进难’成为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我期望,在未来,相关部门能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多出台一些普惠政策,解决县域人才短缺的问题。”
记者 任婷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