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党建领航助推老区群众脱贫攻坚
(索卫锋 余亚锋)三原县素有关中白菜心的美誉,境内台塬山地较广,贫困户信息录入3875户10889人,其中未脱贫2209户5198人。作为渭北革命根据地老区,该县在全县吹响红色渭北、党建领航号角,实践丰富党建+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融入党建带脱贫、抓好脱贫促党建的新路。
该县立足渭北革命根据地老区优势,采取党建+渭北革命精神,组织开展支部举旗帜、党员创先锋助推脱贫攻坚活动,出台党建工作追赶超越行动方案、农村党建任务清单、季度考核点评办法和三项机制选拔任用干部3+1文件,将学习和继承渭北革命精神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范畴,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组织要靠前指挥。该县从强化组织力量入手,实施党建+帮扶力量,在全县77个贫困村组建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组建四支队伍,选派第一书记77名、脱贫攻坚指导员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189名,强化了村级帮扶力量。实行党建+包村联户,做到县镇领导解剖到村,帮扶干部解剖到户,县级四大家领导带头包片,全县172个部门覆盖包抓全部行政村,涉农县直经济部门和基层单位重点包抓77个贫困村,机关干部结对包抓3886户贫困户,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一户一策,一包到底。实施驻村帮扶人员激励保障机制,落实扶贫经费154万元,对394名一线帮扶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七一前夕走访慰问第一书记77名,送去凉席等生活必需品,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福音村第一书记王进看到全村蔬菜大面积滞销,通过媒体吸引省内外客商前来采购,累计销售蔬菜8万余公斤;县盐业公司4名帮扶干部针对杨杜村贫困户杜大民家中两位老人的现状,主动承担起干农活的任务,并在老杜生日当天带着蛋糕和副食,陪两位老人过了一个简朴而快乐的生日。
该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党建+经营主体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养殖、庭院经济等产业,引导支持经济能人、致富能手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动员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土地流转等方式入股,获得了稳定收入。该县徐木中心借力22家砖瓦企业和31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8974亩,使310名贫困人口收入有了保障;鲁桥镇凭借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依托合作社+贫困户+信贷的模式,建立产业工厂零风险保底分红家庭工厂等5种扶贫体系,带动贫困户近800户2300人。同时组织陕西白象、陕西达利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10个,形成了脱贫攻坚的社会合力。
如何将脱贫攻坚落地落实,该县实施党建+组织管理督查机制,全县组建5个组织管理督导组,采取分片包抓、每周督查、按月轮换、明察暗访的方式,逐镇逐村专项督查第一书记等驻村帮扶人员工作情况,实现了常态化督查,镇办(中心)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及时受理脱贫攻坚违纪现象,先后通报各类问题23个,纪律处分5人,诫勉谈话18人。
据悉,今年以来,全县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3273个,落实产业扶贫1569户,就业创业1024户,危房改造102户,教育扶贫966户,健康扶贫1272户7297人次。新建贫困人口饮水工程6处,新增灌溉面积1.6万亩,8585名低保对象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963万元,553名五保对象领取生活费124万元,115名困难人员发放临时救助金23.4万元,129名大病患者救助金59.2万元。陵前电商、安乐光伏、鲁桥食用菌、徐木奶山羊、嵯峨苗木等扶贫产业初具规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