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文化名人支招乡村旅游
本报记者 崔慧芬
盛夏时节,勉县元墩镇水碓村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抹望不到边的深绿,与城市钢筋水泥的燥热相比,这里清凉、宁静,宛若世外桃源。水碓村位于勉县南部的丘陵地带,距县城20公里,全村地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总人口430户1326人。该村山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农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传统的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属于我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也是市文联精准扶贫联系村。
近日,受市文联委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李锐,杨建民,李青石,丁小村,李仲凡一行5人,先后两次到水碓村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
“在走访镇村两级干部和农户时,我们了解到,这里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现在最缺乏的是‘人气’,游客来的多了,人气旺了,农户口袋里就有钱了。”李锐对记者说。
结合该村群众的需求,围绕着如何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元墩镇和水碓村的“人气”问题,李锐一行与元墩镇党委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讨论,形成了具有能够拉动元墩镇乃至整个勉县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意:“走进山中访友,感受乡村奥秘。”
“我市著名作家李汉荣,老家就在勉县元墩镇附近,他的散文《山中访友》,记载的就是作者独自到元墩镇周边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李锐向记者介绍,此篇散文2001年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2007年又编入全国通用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2013年中国青少年人口详数”调研数据,全国中小学生总人数约2.08亿。这表明,全国有上亿人细读过《山中访友》,再加上家长们的“隐形关注”,那么,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尚待开发的文化旅游消费者群体。
“在《山中访友》这篇散文里,作家带着乡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是大自然的新奇之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知力,也有利于他们了解中国乡村和乡情。”他接着说,这对于常年生活在喧嚣浮躁的城市中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感受乡村奥秘”,突出了这一文化资源独有的多重魅力。
另外,他们认为,该创意将勉县元墩镇独特的文化资源、教育培训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产业链更长,景区建设成本更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也更容易,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因此,李锐等人建议,勉县县委县政府将元墩镇文化资源、教育培训和乡村旅游“三合一”的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创意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我市全域旅游战略推行做出独特贡献,让本地村民通过乡村旅游增收致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