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与蛋挞“碰撞”出的小城合伙人
“卟妈,蛋挞做好了吗?卟爸,给我切个柠檬!”“好嘞!”“马上来!”在新区的一家咖啡艺术生活工作室内,任海、刘莹和杨伟这三个合伙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让小小的工作室散发着友爱的味道。在外人看来,他们一定是认识了多年的好友,才能如此轻松地对话,“麻烦”彼此。但其实,他们的认识时间满打满算还不到半年,而他们之间一拍即合的默契,那绝对是源于大家相像的性格和共同的理想。那么,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任海、刘莹夫妻二人一直在做水果生意,妻子刘莹嗜甜如命,隔三差五的就要买蛋糕、蛋挞等甜品吃,细心的任海虽不爱吃甜品,但还是怕老婆吃的这些甜品添加剂太多,对身体不好,于是就上网学习一些甜品的做法,在家亲自做给老婆吃。
2014年年初,怀孕了的刘莹对蛋挞情有独钟,每天都要吃上几个,任海觉得即使是自己做的,里面也多少会有一些添加剂,于是他开始苦心研究无添加剂蛋挞的制作,为了让心爱的人吃到最好的味道,他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上网查资料,自己琢磨,对于任海这个没有一点经验的直男来说,就像是爱迪生做实验一样,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失败了,继续尝试,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尝试,任海终于成功了,刚出炉的蛋挞噗呲噗呲地响,浓浓的奶香扑鼻而来,放在盘子里过上5分钟,奶香逐渐散去了,轻轻的掰开,酥皮咬上一口,直接就陶醉了。任海做出了零添加,小孩孕妇都可以吃的健康蛋挞。朋友们看到这些点点滴滴,也想尝一下爱的味道,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以前想着只为了给老婆做蛋挞吃,却不小心开了个微店专门卖无添加蛋挞,因为当时儿子已经出生,小名叫阿卟,任海和刘莹索性给自己的店铺起名叫“阿卟家”,说干就干,每天的订单火爆增长,他们一直坚持把最好的品质带给顾客,每天最多只做50盒,品质不好的坚决不售卖。这一干就是4年!
在新区耀县绝大部分年轻人的微信上,都有一个叫“阿卟”的好友。从2014年开始卖无添加蛋挞,阿卟家已经收获了一批又一批迷妹迷弟,而舞蹈老师杨婷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吃阿卟家的蛋挞,我就无法自拔了,再加上他们家的蛋挞是零添加,吃着也放心,基本上我每周都要买上个几盒”。
杨婷的老公名叫杨伟,是一位优秀的咖啡师。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杨伟,2010年与朋友一起去北京798艺术街区玩时,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杯现磨咖啡,当时就被那香醇的味道所吸引。他因为一杯咖啡着了魔似的开始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自学咖啡知识,自己琢磨咖啡拉花艺术,走进了一场无止境的咖啡之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杨伟在耀州区开了一家名叫“单色”的咖啡店,说起店名由来,杨伟似乎有些害羞地说:“我老婆是个舞蹈老师,她对舞蹈的热爱就犹如我对咖啡的钟情,于是我就想舞者的英文是‘Dancer’,那我的店就叫‘Dan-S’吧。”店里主要销售杨伟自己亲手烘焙的咖啡豆、现磨咖啡以及拉花咖啡等,坐拥了一大批粉丝。尽管店里生意还不错,但是杨伟始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这几年,他挤出时间四处学习,参加培训,参与各种烘焙、拉花比赛,他先后获得西北精品咖啡冲煮大赛优秀选手、西北咖啡拉花大赛优秀选手、西北国际咖啡烘焙大赛竞技组冠军等荣誉。
今年5月,任海、刘莹夫妇打算开一家实体店经营蛋挞,但是只做蛋挞太单调了,爱逛朋友圈的刘莹,发现自己的顾客杨婷一直在帮一家咖啡店做宣传,就联系了她,认识了咖啡师杨伟。刘莹和杨伟第一次碰面,相像的直性子使得俩人立即成了朋友。刘莹在杨伟的店里连着喝了两天的咖啡,喝到打嗝,喝到失眠,但是内心却是前所未有的激动,她觉得杨伟做咖啡时的认真就像她做蛋挞时的全神贯注,她们都在力求把最好的品质带给顾客。于是,她给杨伟说了自己的想法,将咖啡视为艺术的杨伟一直也有开一家工作室的想法,他想在卖咖啡之余,让更多真正喜欢咖啡的朋友走了解咖啡。于是俩人一拍即合,一个做甜品,一个做饮品。
说好就行动,他们利用十天的时间采购所需器材、食材等,然后在新区租下一块装修好的门面,做起了我市首家咖啡艺术生活工作室,在卖蛋挞,咖啡的同时,还为喜欢咖啡的人提供了最专业的设备,最齐全的咖啡豆,让大家亲自感受最浪漫的咖啡文化。两家人也因此成为了推心置腹,非常要好的朋友。现在,在阿卟家的微信上,你会经常看到关于咖啡的介绍,而在Dan-S老板杨伟的微信上,你也能看到零添加蛋挞的身影。
“传递生活好品质,乐享健康新生活。这是我们对自己所做的蛋挞和咖啡的定位。我们两家志同道合,都本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喜欢的事儿做到极致!”任海说。(本报记者 田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