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残疾人的致富梦——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赵晋
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七年多来,汇聚各界人士爱心,先后帮扶贫困残疾人14万多人。特别是近几年,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号召,针对贫困残疾人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救助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帮残疾人搭上互联网快车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残疾人提供了学习知识、与外界交流、自主创业的机会,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大力实施残疾人家庭网络创业项目,帮助贫困残疾人抢搭互联网快车。
2010年,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投入100万元,分三期开展电脑操作培训,组织1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学习电脑知识。在结业时给每位学员赠送一台电脑,支持他们在家利用电脑设计动漫,开发软件,网上开店,实现自主创业。今年,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又启动了“科技助残、精准扶贫”项目,联合多家单位在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回收闲置、退役电脑,计划对3000名有创业意向的残疾人进行网络创业培训,并赠送电脑鼓励其创业致富。
帮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近日,全市1000名残疾人领到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赠送的1000辆轮椅,从此他们出行不再困难,生活更加幸福。解决残疾人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是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关注的重点,他们积极实施爱心助残“双千工程”项目,给肢体残疾患者赠送轮椅,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减轻了他们家庭的负担。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每年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做复明手术,为1000名肢体残疾患者免费发放轮椅。截至目前,共免费发放轮椅8655辆,免费做白内障手术9902例,先后有1.8万名家庭贫困残疾人得到救助。那些肢体残疾人坐上轮椅,出行便利,融入社会,自食其力;那些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重见光明,倍感幸福。
接受免费白内障手术重见光明的罗贵说:“谢谢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给我免费做手术,眼睛亮了,能干家务活了!”帮贫困残疾人圆求学梦、安居梦
知识是斩断穷根的利器。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始终关注着贫困残疾人的上学困难,他们积极实施“集善助学育才”项目,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帮贫困残疾人圆求学梦。
从2013年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市工商联动员10家驻宝异地商会会员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近千名考上大中专院校的残疾考生和在校残疾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发给助学金,大学本科每人发5000元,大专每人发3000元,中专每人发2000元,帮助他们圆了求学梦。同时,为在校贫困残疾大学生发放300元至500元的生活补助费。
从2014年开始,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与市、县残联联合实施残疾人移民搬迁安居项目,对残疾人移民搬迁户实行普惠加特惠的政策,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为523户残疾人搬迁户每户补助5000元。有的贫困残疾户添置了家具,有的购买了灶具,有的购买了衣被床单等日用品,项目资金帮助他们顺利住进了新房。
帮贫困残疾人拔穷根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贫困残疾人因自身条件制约,脱贫更加困难,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实施残疾人特困户帮扶脱贫项目和医疗康复救助项目,支持贫困残疾人发展产业致富,同时,给他们提供医疗救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从2015年开始,10家驻宝异地商会与全市160户残疾人特困家庭结成对子,连帮三年,每年每户资助1000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大力扶持残疾人创业基地,2015年以来,宝鸡瑞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市、县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发挥自身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创建残疾人扶贫基地,带领一批困难残疾人自主创业脱贫致富。陇县人韦拴锁就是在该基地帮扶下成功创业的贫困残疾人典型,2015年,他在瑞丰公司的帮助下,流转土地种植花椒,目前已成功脱贫。
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实施了一系列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项目。连续两年为100名股骨头贫困残疾病人提供医疗救助共计90多万元;连续三年为500名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为贫困残疾人住院提供生活补助共计600多万元;连续四年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共计100多万元。
近年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实施的六大扶贫救助项目,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很多困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也赢得了许多荣誉。其中家庭网络创业和爱心助残“双千工程”项目,受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表彰奖励,爱心助残“双千工程”项目被评为陕西省第二届“三秦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