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东南镇纸沟村包村干部张陇利:杨佩侃是我们的好班长
我作为纸沟村的班子成员,是和杨佩侃一同走上村干部岗位的。杨佩侃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村民大会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在这次会上,他向大家作出承诺:“在我任职期间,一定要把大家从山沟沟里搬出去,还要修文化墙,安装路灯,建老年活动室、幸福院,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一席话,说得大家心头热乎乎的。
上任后的第3天,他开着自己的推土机,把村委会门前的路加宽,并自己拿钱进行了硬化。一场大雨过后,村上有一条土路发生大面积坍塌,当时村上没有钱,一时半会儿也争取不来项目资金,杨佩侃看到群众出行不便,就先垫资8万元,请来施工队,带领村上干部加班加点,连续奋战6天,将被毁的800多米道路修通,并用水泥硬化了路面,同时,修通了排洪渠,一次将隐患全部解决。群众纷纷称赞:“杨佩侃是个给大家干事的人,咱这回算是把人挑对了!”
在新村建设中,为了解决用地报批和资金问题,他多次到县上、市上及省上相关部门沟通、汇报,争取到了移民搬迁项目、以工代赈工程和省市节能示范项目,项目补助资金合计551.6万元。对项目资金,统筹谋划,捆绑使用,既减轻搬迁群众的经济负担,又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杨佩侃认准的事情,干起来就没黑没明,有时恨不得把几天的事一天干完。其实,在他上任后的第二年,就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癌。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有限,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未竟的事业。2015年夏季,为了给新村引水,当时病情已明显加重的杨佩侃带头钻到齐腰深的管沟里,和村民一起冒着酷暑,挥镐苦战,开槽埋管。供水阀门出了故障,施工无法进行,他带上村干部,安上电灯,连夜突击,终于赶天亮前修好管道。
在他的日夜操劳下,移民搬迁工程一年一个新进展,从2013年开始,经过4年的努力,全村304户村民分批搬到了纸沟新村,纸沟村几辈人的新家园梦想终于实现了。
让群众搬得出,还要能致富。纸沟村是全县出了名的“匠人村”,能工巧匠多,杨佩侃就按照党员带群众、大工带小工、强户带弱户的办法,在全村组建了20多个包工队,每年组织劳务输出800多人,外出打工者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同时,对全村坡地进行统一规划,发展以矮化核桃为主的果园700多亩,户均果园1.5亩,目前有500多亩挂果。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业,并联系引进畜牧养殖大户,建起占地15亩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5849元增加到2016年的8820元。
如今,走进纸沟村,一排排新房,一行行绿树,一条条平坦的道路,漂亮的休闲广场,无不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实干拼搏的奋斗精神。(本报记者刘亚媚整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