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略阳打造“乡贤文化”示范点助推脱贫攻坚

2017-08-01 10:00  汉中日报  字号:T|T

(通讯员 汤晓燕 朱增宏)走进位于嘉陵江畔的略阳县徐家坪镇明水坝村,青山绿树环绕的村落显得与众不同:一面描画着当地6位古乡贤生平的文化墙和一块镶嵌着6位新乡贤照片的“乡贤榜”,与翠竹青青的“乡贤林”、茅草加盖的“乡贤亭”一起,让村子有了一股“思贤向贤”的文化氛围。

这个刚过千人的村子因略阳古八景之“明水抛珠”而得名,历代能人贤才辈出,如今全村在外工作、经商人士达到上百人。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至今还是重点贫困村。全村286户1069人中有贫困人口75户260人。2017年,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和徐家坪镇党委以明水坝村为试点,打造以“建设精神家园,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乡贤文化”建设示范点,以此激活传承基因,推进脱贫动能。

何为乡贤?徐家坪镇党委书记郝舒宇认为,“乡贤”就是本村有德行和声望,为村里作出过贡献,能让村民当榜样的人。照着这个标准,这个村在挖掘整理古乡贤精神的同时,通过村群众推荐评议,6位新乡贤被推选而出。

因为“尊崇古训、谨守有德”而当选新乡贤的75岁高龄老人高峰,因教子有方成为村里德高望重的高辈。几年前村里修公路需要占老人的地,作为占地补偿,镇上想为老人争取低保金,被老人坚决拒绝:“干公益事业是好事,这样拿补偿我嫌丢人。”

70多岁的老党员高照建因“耕读传家、勤劳致富”当选。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市级劳模,他曾担任过25年村干部,带领全村发展千亩良桑的轶事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年过70的他至今仍种着3亩地、养着两头猪、栽种管护着6亩核桃树,儿子也是村里有名的“产业大户”,光烤烟就有20多亩。老人常说:“懒于劳动自然过不好日子,哪有躺着不动天上就掉馅饼的好事。”

为让新老乡贤的优秀品质从精神上影响村民的观念,村里通过编撰乡贤文化读本,开展乡贤文化促进会、乡贤大讲堂、乡贤文化进校园等载体,以此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乡风。

“见贤思齐”,乡贤的优秀品质,日益成为影响教育百姓的道德标杆和精神榜样。贫困户李军的双腿因为微耕机致残成了贫困户,但持着勤劳致富的古训,李军觉得“身残但脱贫的志气不能残”。在家里人的帮助下,今年他在地里种植了24亩烤烟,不能自己动手,就拄着拐在地头雇人经营,日子也大有起色。

“虽然村里还没有整体脱贫,但现在村里没人闲耍,连个麻将机都找不出来,村里做修路铺桥等公益事业也很少人找麻烦。”高勤利认为,乡贤文化的影响或许不能立竿见影让贫困农户迅速脱贫致富,但在精神方面的带动作用却很明显。如今全村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发展能力的几乎家家都有致富产业,还成了全县最大的核桃种植示范基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友谊西路这片地砖该修了 行人路过经常溅一腿脏水

    2017-08-01 10:04阅读

    爱心 | 河海大学爱心家庭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

    2017-07-31 18:04阅读

    人保财险向宜君县支付首笔苹果赔款

    2017-07-31 10:28阅读

    石泉:22万元重奖优秀社团和文艺工作者

    2017-07-29 16:09阅读

    旬阳公安为村民追回万元现金

    2017-07-28 16:04阅读

    汉阴公共服务接受“烤”验 桑拿天也如此淡定

    2017-07-27 20:00阅读

    市上召开秦岭特色小镇建设点评会

    2017-07-27 10: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