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铜川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态势良好

2017-08-17 08:10  铜川日报  字号:T|T

(通讯员 孙珂)我市加快市县(区)镇(街办)村(社区)“四级法律服务网络”联动机制,重点打造乡镇(街道)一线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平台,全力推进村居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有效满足城乡基层群众公共法律服务新需。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法制宣传212场次,免费发《农村实用法律服务手册》和《农村实用案例选》2万余册。722个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25件,成功率达97%。全市律师办理各类法律事务1732件,公证机构办理公证1031件,办理司法鉴定案件310件,连续六年实现零投诉,走在全省前列,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已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司法局突出共享发展主题,整合资源,不断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建设,实现实体服务平台一站通。建设市县(区)镇(街办)村(社区)“四级法律服务网络”联动机制,优化以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管理的协调枢纽,重点打造乡镇(街道)一线公共法律服务站综合平台,全力推进村居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建设。健全完善便民服务工作机制,设立便民服务窗口、联系点、工作站,拓展服务申请受理渠道,简化受理程序,推动建立为老弱病残等当事人服务的绿色通道,着力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有效满足城乡基层群众公共法律服务新需求。二是推进“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专线电话整合优化,实现专线服务平台一线通。全市“12348”法律援助专线逐步向公共法律服务专线整合优化,为贫困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服务。三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服务平台一点通。按照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打造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升级版,通过微博微信群QQ群等现代媒体畅通市县乡信息化通道,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数据互联互通。通过网络咨询、答疑、培训等形式直接服务和保障民生,为贫困地区、偏远山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强化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公开公示、服务承诺等规章制度,积极开展评查和质量跟踪检查等工作,注重加强法治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市、区县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辐射作用,积极引导法律服务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乡村、基层辐射,有效地缓解了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带来的供需矛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掀起旅游厕所革命 鼓励酒店公厕免费开放

    2017-08-17 01:43阅读

    2017陕西高考录取结束 不再组织任何形式补录谨防上当受骗

    2017-08-16 17:52阅读

    合阳坊镇:“调度会”助力脱贫攻坚

    2017-08-16 08:11阅读

    英国开放大学一行赴西安电大进行座谈

    2017-08-15 12:04阅读

    志愿行动一盘棋——做文明有礼宝鸡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侧记

    2017-08-14 18:03阅读

    红旗街道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17-08-14 08:14阅读

    西安近期持续高温 淡水鱼价格上涨出现缺货

    2017-08-12 11: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