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国有林场改革稳步推进
(记者 刘冰剑)《陕西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下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我市现有国有林场7个,其中耀州区2个,印台区1个,宜君县4个,管护林地198万亩。1995年“三定”时,7个国有林场均核定为事业单位,其中差补5个,自收自支2个。2016年底,国有林场在职职工412人(其中编制239人、财政供养132人、临时用工41人),离退休141人。
在国有林场改革中,我市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坚持一手抓改革方案编制,一手抓各项政策的落实,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明确林场性质和功能定位。我市牢牢把握国有林场公益事业单位取向,将全市7个国有林场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二是核定林场事业编制。根据国有林面大点散、交通不便、林矿交错的实际,全市按人均管护4000亩标准核定林场编制495人。各个林场坚持因林养人、因地制宜、因场核编的原则,按照实际需求核定编制,印台区焦坪林场维持现有35个编制(人均管护面积2686亩),耀州区2个林场核编198人,宜君县4个林场核编232人。三是落实经费,保障职工收入。我市各国有林场均为县属林场,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林场所需经费由区县财政负担,职工工资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同时,还将国有林场职工纳入乡镇补贴范围。四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按照改革后的国有林场性质,为林场职工办理了相应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对历史形成的财政供养在职人员,按新的岗位设置理顺工资待遇。五是宜君县政府率先落实了国有林场161名在职职工全额事业单位工资,从今年7月1日起执行,走在了全市国有林场的前列。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