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乡邻 永葆军人本色——记凤县留凤关镇麻峪河村党支部书记陈树民
编者按
在庆祝建军90周年之际,我市百名优秀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在群众中传颂。这些优秀退役军人成长于宝鸡这块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沃土,来自基层党组织、警察队伍、国有企业、金融单位等各条战线,秉承部队的优良作风,光荣退役后,融入社会,在各个领域努力实干,争创一流。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培育军爱民、民拥军的和谐氛围,市双拥办推出“双拥模范人物风采录”,从全市百名优秀退役军人中遴选8位来自不同岗位上的代表,对他们“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凤县留凤关镇麻峪河村党支部书记陈树民,是一位复员军人,他历任麻峪河村村文书、村委会主任、麻峪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现任留凤关镇沙江寺村村务工作组组长。自1979年退役回乡后,他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深受当地群众的信赖,是群众心中不折不扣的好干部、好支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陈树民亲眼见到乱猎野生林麝的现象,严重破坏生态资源,于是萌生了驯养林麝并实现人工养殖的想法。经过十余年坚持不懈的摸索和实践,他终于掌握了一整套林麝生活习惯和疾病防治技术,为了带领大家致富,在镇村两级领导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陈树民动员村民开展林麝养殖、猪苓种植等。在发展初期,他承诺:本村群众购买种麝价格优惠50%,还无偿送给两位有意向的村民各一对林麝。此外,为了让更多养殖户有信心,帮助贫困户脱贫,他还对贫困户家庭实行只要参加林麝养殖的,可以低价租养自己的林麝,繁殖的林麝全部归养殖户所有,甚至还和养殖户签订协议:“养活算你的,养死算我的”。
随着林麝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被认可,全县包括平木、河口等多个乡镇的养殖户纷纷来购买和咨询养殖技术和方法,陈树民毫不吝啬,不分远近亲疏,使得林麝养殖随即在全县境内大范围发展,在县镇两级的大力支持下,短短几年时间,全县林麝养殖数额就达上千头。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成功率,降低风险,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养殖经验,不管是本村,还是外村,只要林麝生病,他都会立即上门进行治疗,大部分时候都只是象征性地收点费用。2011年,他联合几名养殖户创办了凤县海兴林麝养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支部 +公司 +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并成立了林麝养殖示范点,如此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还为村民提供了免费挂靠、重点培训、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多年来,陈树民积极争取省市县乡各级部门项目及扶持资金,发动村民自筹资金,建成麻峪河村通村水泥路8.5公里,修建沟口漫水大桥1座,村委会建设、修筑修复人行吊桥5座,并修建平板水泥桥4座、三组砂石路面2.5公里、水毁路面十余处,实现了村内农电网改造,完成全村人畜饮水工程改造等多项工程累计资金约700多万元。
2010年他荣获宝鸡市政府颁发的“创业明星”称号,同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13年荣获宝鸡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多个殊荣。(市双拥办供稿)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