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国2.3%西安核心地位显著
近日,陕西省统计局公布一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研究》,针对国内外类似城市群发展状况、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及现状,分析当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制约,从而提出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实现生产总值20767.34亿元,占全国的2.3%。从群内城市看,陕西区域实力雄厚,西安核心地位显著。2018年,西安实现生产总值8349.86亿元,占关中平原城市群比重达40.2%,其次是咸阳(11.4%)、宝鸡(10.9%)、渭南(8.5%),山西境内运城、临汾两市及甘肃境内天水、平凉、庆阳三市合计分别仅占14.2%和8.5%。
从投资及消费情况看,以投资驱动为主,陕西七市(区)总量增速均占优。2017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56.38亿元,占全国的2.2%。其中,陕西七市(区)实现投资17871.63亿元,占关中平原城市群比重达八成以上;西安占35.9%,总量是第二位宝鸡的2.0倍。
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18.15亿元,占全国的2.5%,比2017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陕西七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7.21亿元,占城市群比重达76.8%;西安占48.9%,总量是第二位宝鸡的5.4倍。
西安常住人口突破千万,已发展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西咸新区是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宝鸡、临汾、天水等市城区常住人口接近百万。
2018年西安城镇化率达到74.01%,铜川、杨凌、宝鸡、咸阳、临汾(全口径)、庆阳(关中范围)均突破50%,各级各类城镇联系日益密切。
随着近年来户籍新政和“招才引智”工程的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力资源不断充足,发展潜力持续提升。
统计部门建议,加强资源互补,强化协同效应,培育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城市群内其他城市自身优势,形成资源互补。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助推产业创新升级,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生态共建,增添发展绿色动力,实施环境联防联治,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优化绿色发展环境,释放开放活力,着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加强国际通道建设。
通过以陆桥通道为主轴,依托航线联通、铁路贯通、公路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联系,畅通连接成渝、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交通物流网络,进而强化向西向北的开放合作,建设东西双向国际贸易大通道,打造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衔接互动的重要平台。张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