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基地“国家队”助力“胖五”翻身仗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我国最重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2019年宇航任务。
24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000余秒关键技术试验、900多个日夜的磨砺、10余万航天人的坚守……被亲切称之为“胖五”的中国“最强火箭”长征五号迎来重生时刻。
此次任务中,航天基地“国家队”成员们协同作战,齐心协力助力卫星发射成功。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为该卫星研制的高精度应答机,对卫星的测控精度由以前的几十米提高到厘米级,实现了对卫星测控质的飞跃。搭载的实践二十号卫星的灵活载荷还采用了跳波束技术,可实现不同波束的容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灵活分配,进一步提升星上容量使用效率;航天六院为“胖五”提供了全部动力,共30台发动机,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分别是8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2台9吨级膨胀循环发动机、18台作为辅助动力的姿控发动机,每一台产品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稳妥可靠;航天四院则有两件神秘的“法宝”,个头小、不起眼但全力护航,这两个“法宝”就是正推火箭和消氢点火装置,前者确保了火箭芯一级与芯二级成功分离,为芯二级发动机可靠工作提供了关键保障,后者成功消除了火箭发射前大量低温氢气,确保了发射环境安全。在近几年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进程中,航天基地的航天“国家队”,交出了一份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亮丽答卷。
航天基地是全市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除了拥有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四院等国家级科研院组成的航天“国家队”,同时,这片沃土也滋养着商业航天的生长,集聚了星际荣耀、空天引擎、银河航天、中科宇航等产业及上下游企业。
征途漫漫,探索不止。未来,航天基地将深入打造航天品牌,继续为航天产业国家队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扶持高精尖技术项目,进一步释放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打造世界一流航天新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