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增收产品华阴市46个贫困村精准脱贫
“华阴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搞调研、明方向,优布局、提质效,实施带贫益贫项目146个,累计发展日光温室788座、设施大棚382棚、葡萄1.1万亩、甜柿子1万余亩,建成百亩以上集中连片优质水果基地10个、规模以上设施基地15个,初步凸显出华山蒲公英、华西甜柿子、岳庙绿壳蛋、罗敷香椿、孟塬香菊、太华粉条等诸多特色品牌,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增收产品,形成了以大带小、大小互促的产业扶贫格局,带贫能力明显提高。”华阴市市委副书记武俊兴介绍道。
在11月17日举办的渭南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上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华阴市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66户10531人精准脱贫,减贫任务全面完成。
近年来,华阴在做好产业扶贫的基础上,持续在稳岗就业、补短强弱、消费扶贫等方面发力。累计建立社区工厂6个,就业扶贫基地7个,开发公益岗位408个,技能培训2104人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30场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5万人次。实施危房改造1047户,落实“一生一档”,资助贫困学生41553人次2583万元,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共报销救助5286.49万元。做细“兜底保障”,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6637.85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5.4%,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围绕“提标固本、普惠共享”,投资1.53亿元,修建道路200余公里,实施安全饮水项目104个、标准化卫生室115个,改造贫困村电网21个,贫困退出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全面巩固提升。
在消费扶贫方面,通过“建载体、搭平台、选路子”,推动扶贫产品与市场深度对接,有效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全力助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认定扶贫产品供应商37个、产品64个,设立扶贫专馆2个、专区2个,运营扶贫专柜16个。扎实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和消费扶贫十大行动,举办“金秋庆丰收、消费助脱贫”等大型展销活动,积极参加中省市组织的各类展销活动,大力倡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消费扶贫,2020年,累计消费总额4371.36万元,其中国扶认定销售1948.3万元。
另据了解,为了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劳动,改变“等靠要”思想,华阴市组建了扶贫扶志“村村行”宣讲团,逐村开展文艺宣传演出,常态化开展讲习活动,提升新时代农民总体素质。深入开展了典型推荐评选活动,树立示范标杆,讲好脱贫故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创作编排《决战决胜在今年》《情系华峰》《乡村绽放幸福花》等脱贫攻坚文艺节目,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使贫困群众思想从“要我脱贫”转变到“我能脱贫,”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