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全域治水:让西安容光焕发

2020-11-27 20:16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11月20日,走进西安护城河景区,游人如织,水景交融。初冬的萧索掩盖不住盎然的生机,四季常绿的树木迎接着往来的行人;金钱草、梭鱼草、水生美人蕉等植物随着阵阵清波在水中招摇……一条环绕西安古城的“绿腰带”,提升了市民们的幸福,成就了生活里的诗意。

护城河的治理,是西安市“全域治水碧水兴城”工作的缩影。一条条清澈蜿蜒的河流,一个个景色旖旎的公园,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欣赏美景,走进自然,放飞心情。

碧波荡漾:让护城河脱胎换骨

“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西安护城河,一度沦为‘臭水沟’。”提起对西安护城河的治理,护城河改造工程总工程师农晓英感慨万千,“直到提升改造工程开始了‘标本兼治’的‘大手术’,护城河才整个儿‘脱胎换骨’。”

从高墙深壕的防御工事转变为移步换景、林木葱茏的城市公园,护城河流淌在西安的城市记忆里。在西安护城河西北角的展厅里,一张泛黄的《陕西日报》记录了30多年前的风雨。那张1982年的报纸,头版头条便是《用义务劳动建设西安“城墙公园”》。

西安市水务局水生态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若谷今年58岁,和西安的大小河流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杨若谷说,1984年的时候,他在西安城南边上大学。那时候响应保护护城河的号召,每逢周末,他都会到护城河参加义务劳动,清理河道,清挖淤泥。

杨若谷说,今天的西安护城河,是它最美丽的模样。但就在10多年前,西安护城河还曾有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情形。

这样的状况是怎样改变的?答案依然在那间展厅里。

展厅的最后,是几双沾了泥的胶鞋和几条有泥点的雨裤。这些物品属于西安市护城河综合改造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从2003年至2020年,他们历经10多个寒暑的奋斗,改变了护城河的容颜。

“我记不清暴晒过多少天,淋过几场雨,熬过多少个夜晚,但我一直对自己说,决不能拖护城河建设工程的后腿,一定要让大家看到美丽的护城河。”西安市护城河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工作人员高登国说。

一切如他们所愿。如今,14.6公里护城河的全线贯通,西安人的环城公园从今年国庆开始全部对外开放。景在城里,城在景中。“一池碧水绕古城”,让群众在茶余饭后,可以漫步在充满诗意的美景之中。

华丽转身:排污渠成了“幸福河”

在西安城北的幸福河生态公园,悠扬的大号和飞翔的水鸟共奏一曲《友谊地久天长》。11月20日上午,早早有市民来到幸福河生态公园,感受一份亲水的惬意。微风轻拂着泛白的芦苇,一点儿萧瑟背后满是生机。

据西安市幸福渠综合治理办公室建设管理处副主任张印国介绍,幸福河原名幸福渠,始建于1958年,是西安城市五大排洪系统之一,承担着城北地区35平方公里的雨洪排放任务。经过系统治理,2019年4月,占地面积490亩的幸福河生态公园开园。此外,幸福河提升工程还是迎十四运涉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时近正午,天气渐暖,陆续有更多的市民来到这里锻炼、游玩。家住附近三园小区的市民尹文说:“我们家就在跟前,过去总是没地儿遛弯,想逛个公园还得去城里。现在好多了,没事儿我常和朋友来到幸福河这里拍拍抖音,跳跳广场舞。这是我们自己的公园。”

在西安,有许多像幸福河生态公园一样的湿地生态公园,在满足水利工程行洪要求同时,又满足了群众的观赏需求。沣河(文教园段)湿地生态公园便是其中之一。

“沣河(文教园段)湿地生态公园秉承海绵城市理念,将人工生态湿地与沣河原有滩涂有机结合,地面选用会‘呼吸’的透水性环保材料,通过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生态草沟、渗透池、蓄水模块等设计,有效削减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提升沣河生态环境。”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办规建部工作人员高晗介绍。

从沣河岸边的高处眺望,水畔花海,美如画卷。粉黛乱子草的掩映下,洁净的沣河向渭河奔涌。

渼陂美景:杜甫诗意重回现实

“少时不识渼陂湖,此去长忆渼陂景。”11月22日,在南京读书的鄠邑游子曹博在上飞机前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信息,配上了几张渼陂湖的风景照,结束了自己的周末探亲假期。

曹博自小在渼陂湖边上长大,也读过杜甫的《渼陂行》。“小时候我觉得杜甫是‘骗人’的,渼陂湖哪有他写得那么好看?”曹博说,“像‘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这句,看着湖里的垃圾和浮萍,一点儿都体会不到。”

如今的渼陂湖让这个离家的游子感慨万分。“现在的渼陂湖完全变了样子,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倒是有杜甫诗里的味道了。”曹博说。

原来,在唐宋之时,渼陂湖还是“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的水乡美景。但随着宋末的大规模破坏,以及后世的填湖造陆,到了清代,只剩“稻花漠漠野田平”了。近代以来,其周边被多次开发,湖区面积一再缩小。

这些年,渼陂湖在不断地建设治理下,有了显著变化。

“经过3年的治理,这里水变清了,来的游人多了。我们统计,每年有100多万人次游览;大概有六七种鸟类来到这里栖息,它们基本上以这里为家,充分说明了我们全域治水的效果,达到了生态和谐。”西安曲江渼陂湖管理办副主任刘文海说。

11月18日,从美丽的西子湖畔传来消息,西安又一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这样的成就,和西安水环境的改善同样息息相关。截至9月底,西安今年已累计开工建设全域治水重点项目161个。长安中央公园、新河新渭沙湿地、潏河樊川湖段等治水项目已经全面完工,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杨六齐同志带队检查治污减霾及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2020-11-27 12:06阅读

    浐灞财政局开展“进园区、送服务”投融资对接会活动

    2020-11-26 15:01阅读

    未来3天陕西多地仍有弱降水 天气寒冷注意保暖

    2020-11-25 12:46阅读

    铜川耀州瓷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

    2020-11-23 13:15阅读

    西安为何能九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0-11-19 15:11阅读

    城固县朝阳初中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0-11-17 08:49阅读

    西安今冬集中供暖开始 你家暖气热了吗?

    2020-11-15 20: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