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的力量保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紫阳县公安局“四位一体”电诈防控治理新模式成效明显
安康市紫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共有贫困村13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40329户133057人,在这个全省自然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县,紫阳县公安局将工作职能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用心、用情,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一路护航脱贫攻坚,用法治的力量保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今年来,紫阳县公安局紧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多发态势,以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紧紧依托综治中心建设,深化基层治理,突出精准防范,创新建立党政给力、科技助力、社区添力、群众加力的“四位一体”电诈防控治理新模式,实现了电信诈骗案件下降、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满意的目标。
党政+社群,构建电诈治理“共同体”。紫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信诈骗防范治理,列为“平安紫阳”建设重点项目,形成“党政主导、公安主抓、部门参与、群众联动”齐抓共管新格局。县公安局聚焦社会治安形势,创新建立“防控全方位、打击全链条、治理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三全反诈”工作体系,重塑打防机制,重组警力资源、重建警务流程,建立目标考核、点评通报、督导检查、表彰奖励、责任倒查等机制,倒逼防控治理措施落地见效,最大限度防止群众“因案返贫”,维护群众财产安全和治安持续稳定。
东风+长矛,打造科技防控“云引擎”。紫阳县公安局巩固传统治安防控措施,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不断提升科技防控能力,投资100余万元,精心打造“东风”“长矛”等电信网络犯罪预警平台,集成大数据、云系统实战应用,以无缝化时效衔接筑牢防反电诈防火墙,通过向群众推广使用平台下“金钟罩”小程序,实施靶向保护,群众通过扫描包联民警“金钟罩”推广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注册使用“终结诈骗服务号”,在诈骗分子打电话或通过虚拟网实施诈骗时,预警平台立即推送预警信息到注册群众手机上,及时阻断资金输送链条,保护好群众“钱袋子”。
指尖+脚步,提升阻击时效“加速度”。以“紫阳公安”公众号为网络阵地,民警将防范预警转发到警务群、微信圈,不间断滚动发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信息,引导群众了解电信诈骗类型,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创新指尖工作法,成立指尖工作室,派出所及社区民警实名开通微信号,主动添加辖区群众微信好友,精准建立数据库,筛查高位信息,定期开展预警推送,揭示诈骗套路。该局派出所民警与社区群众建起“面对面”微信群,推出“三入户三步走”“线上线下双联防”举措,针对反诈系统下发核查指令,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第一时间进行落地找人或入户劝阻,与诈骗分子抢时间、拼速度,及时阻断诈骗资金流转,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警力+民力,激活全民反诈“新动力”。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路,紧紧依托综治中心平台网格员力量,推进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民联控,以“无电诈”社区(村)创建为载体综合施策、群防群治,坚持社区治理现代化与“一标三实”采集、“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治安混乱地区整治、普法宣传等统筹结合、整体推进。
随着“四位一体”多维立体电诈防控治理体系的建立与深入,彰显社会治理防控成效,紫阳县电诈警情同比下降26.5%、案件下降5.26%。今年二季度、三季度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环比下降27.5%、5.26%,全县122个村实现电诈“零发案”,覆盖率达70%,服务了全县脱贫攻坚大局,有力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