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演实践”再次走进中央文干院
“如何找准剧目定位,我们在这些年的创作中,结合自身情况,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西演的发展道路!”这句充满骄傲的话语出自中央文干院正在进行的一场讲座,在台上介绍“西演实践”的是西安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寇雅玲,“这是第二次来到中央文干院和各位高水准的同行进行交流,比起介绍做法,我更希望各位经验丰富的行业翘楚也能够为我们的剧目创作机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繁荣做出贡献......”
12月14日,由文旅部艺术司举办为期10天的“直属文艺院团创作人员培训班”正式开班,西安演艺集团因近年来突出的艺术创作成绩,荣幸的被文旅部艺术司邀请前来与全国文艺战线上的各位战友们一起交流在创作之路上的经验与做法。这是西安演艺集团继“文旅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培训班”后,第二次走上中央文干院的讲台。
在三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寇雅玲以西演各院团深化机制改革为“引”,如何高效进行艺术生产为“骨”;向各位参训同仁重点介绍了西演创作之路上“如何找准定位”的实践案例,并结合西演艺术生产,通过剧目《火印》深入分析了“资金与精品生产的关系”;回顾了《麻醉师》《长安第二碗》等巡演项目,阐明了“演出是提升剧目质量的重要手段”。
“《麻醉师》是西演集团第一部精品力作,它的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了精品创作才是院团立身之本,从那时起集团领导班子就下定决心,必须彻底改变改制院团‘等、靠、要’的思想,一定要深化改革、一定要创作精品、一定要赢得市场!”讲到当初西安演艺集团首次荣获“文华大奖”时,寇雅玲依然十分激动....
从“问题为导向,破解生存难题”到“目标为导向,推动艺术生产”再到“创新为导向,促进高质量发展”。从过去到现在,从人才建设到工资分配,从精品创作到屡获大奖,在讲述中,寇雅玲结合西安演艺集团八年发展历程,以创作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为案例,向在座的各位“学员”剖析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具体做法,台下的同行们专注的听讲,不时的拿起手机将屏幕上的课件拍摄下来.....
“感谢陕西省、西安市宣传文化部门的关怀,感谢曲江新区全链条式的大力支持,西安演艺集团以‘培根铸魂、蓬勃向上、献身舞台、勇攀高峰’的西演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即将到来的建党100周年之际,2月和4月我们有七部秦腔剧目晋京,陆续在长安大戏院上演;6月,我们的儿童剧《火印》、话剧《长安第二碗》也将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欢迎大家莅临演出现场提出宝贵意见!”在尾声,还不忘为西演剧目“打广告”的寇雅玲,以“用心、用情、用力”的讲座,赢得了所有参培干部长时间的掌声与喝彩。
回首来路,西演的成就来之不易,今日的光芒是全体西演人用心竭智八年奋战的回报。成就对西演人而言,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西演人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闯市场,以演出为中心,推进文旅演深度融合。创作生产出更多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具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用陕西之声讲好中国故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